中医适宜技术之——拔罐那些事儿

2024-3-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中医技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出许多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拔罐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因用具简单、操作简便易学,见效快的特点,备受医者及百姓的喜爱。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人对于拔罐儿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适宜技术之-----拔罐那些事儿。

一、拔罐疗法的起源

拔罐疗法在中医治疗方法中,也可将其称之为瘀血疗法,古称“角法”,“吸筒法”“拔火罐”等等。在古代,皮肤有脓肿时,先刺破脓肿,然后选择边缘已磨平,内有孔洞的兽角,(如牛角)用火力吸附于脓肿部位,从而将脓血吸出,这种方法即为早期的拔罐疗法。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变,人们掌握了竹筒的制作工艺,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最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治疗范围随之扩大。

到明代,拔罐法已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到了宋元金时期拔罐名称从角法改称为吸筒法。

到了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 一词。拔罐治疗范围不再局限于病灶区,而是扩大到经络穴位,治病范围随之扩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制品广泛应用,玻璃罐应运而生,由于其透明可以观察罐内皮肤状态,且成本较低,迅速成为医疗拔罐的首选器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又增添了抽气罐、挤压罐、电磁罐等等。

拔罐疗法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罐,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以(燃烧或水煮)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产生较大的负压,罐体即可紧紧吸附在皮肤上,其内的热力和负压使施罐部位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拔罐常用的操作手法方法

临床常用的主要是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等

1、留罐法:此法,就是拔罐后,将罐体在所拔皮肤处留置一段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时间长短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而定。留罐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状况,出现不适即刻将罐取下。一般患者休息一会即可缓解。

留罐到时间取下后,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颜色深浅不一瘀点、瘀斑、青紫或水泡、血泡等,都是拔罐后的正常反应,中医认为这是病邪经治疗后在体表的反应,这些淤点、瘀斑、青紫一般一周后即可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如出现水泡或血泡等,如较小可以让其自行吸收,较大者可用无菌针头贴皮刺破,将血、水排出,三五日避免着水,禁止抓挠,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2、走罐法。该种方法使用时,根据走罐部位选择口径适当的罐体,先将要走罐部位的皮肤上均匀的涂抹润滑物(如刮痧油,精油),将罐体吸附在患者皮肤上后,用手将罐体握住,反复多次在选择走罐部位皮肤上移动罐体,当其皮肤出现红润、瘀点、瘀斑、青紫等现象不再变化后,即可停止推动取下罐体。用清洁纸巾或棉布将皮肤上油脂轻轻擦拭干净。该种方法多适用于背部脊柱两旁、腰骶部,腹部及肩关节等处。

3、闪罐法。主要是将罐体在选定部位的皮肤上,拔上后即刻取下,再拔上再取下,快速拔上取下,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皮肤变得红润发热时,一般即可停止。用此手法时,要注意罐体温度变化,反复加热罐体变热后要及时更换罐体,避免烫伤患者皮肤。

4、刺血拔罐。该方法是放血疗法和拔罐的结合。首先是用适当的针具(比如梅花针),用75%酒精在治疗部位的皮肤处清洁消毒后刺破皮肤,再快速将罐体拔于其上,促进淤血的排出,根据病情决定留罐时间,一般5到10分钟,将罐体取下,用清洁的纸巾将皮肤擦拭干净后,再用75%酒精消毒一遍即可。嘱咐患者刺血部位皮肤一日内不可着水,禁止抓挠。

三、拔罐的作用与功效

1.祛风、祛湿、散寒

2.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3.清热、泻火

4.调节阴阳,通过散寒、泄热等达到阴阳平衡。

四、拔罐的适应证

1、疼痛。部分患者有疼痛症状时,可通过拔罐疗法,将体内的经络疏通,活血化瘀,这样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如有风湿痹痛、急慢性疼痛者,即可使用拔罐疗法。

2、内热。由于拔罐疗法的使用也可以去除人体内的内火,解除体内的毒气,所以,当出现上火现象引起的多种疾病时,可采取该种疗法,例如: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口舌生疮等。

3、外感疾病。拔罐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紊乱的作用,所以出现功能紊乱方面的一系列疾病患者,也可使用拔罐疗法,例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4、皮肤疾病。拔罐疗法的作用之一即为排出体内毒素,因此,当人体出现痤疮、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时,可使用拔罐疗法,尤其是拔血罐的方法效果显著。

5、除以上适应证之外,拔罐疗法还可适用于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减肥等症状患者。

五、拔罐前注意事项

1、操作者:拔罐前要检查用物,包括治疗盘、火罐、酒精、点火棒或打火机、棉球、持物钳等,尤其是罐体有无破损,罐口是否平整圆滑,如有破损禁止使用。

2、患者:拔罐前摆好适合的体位且不宜空腹过饥,不宜过饱,不宜过劳、过渴。如刚刚进食完或运动完,宜休息半小时后方可拔罐。

六、拔罐禁忌证

1、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拔罐过程中有些部位会出现皮下出血,这些患者拔罐后可能会导致出血加重。

2、严重贫血患者:拔罐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严重贫血的患者,拔罐时有些患者会出现严重不适,如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状。

3、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本身会导致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拔罐过程中血流较快,心衰患者拔罐会造成呼吸困难加重

4、皮肤外伤:皮肤有大的伤口时,拔罐吸力较大,会引起伤口的牵拉疼痛等,还容易引起伤口出现溃疡,影响伤口的愈合。

5、其它:皮肤有严重过敏、溃疡、水肿、大血管分布部位等都禁忌拔罐,高热抽搐者、孕妇等不宜拔罐。慢性病患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血压不稳或疾病急性期,均不宜进行拔罐。

七、拔罐后的患者的注意事项

1、拔罐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冲凉、洗澡、直吹空调风扇等,避免着凉。

2、拔罐后最好先喝一杯热水,当天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及冷饮。饮食以温热、清淡、易消化、少刺激为主。

以上就是中医适宜技术之-------拔罐那些事儿  关于拔罐的相关知识,当大家身体不适,要选择拔罐疗法时,最好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或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处去治疗。

(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陈玉)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