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3-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在儿科医疗实践中,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技术操作。这项操作对于确诊、治疗和监测儿童疾病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况,使得这一过程比成人更为复杂和敏感。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小儿动静脉采血时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本次将详细介绍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方法

1.1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式,通常选择手臂上的肘部静脉作为穿刺点。以下是标准的静脉采血步骤:

· 准备工具:无菌采血针头、无菌手套、压脉带、酒精棉球、止血贴、标本容器等。

· 患者准备:让患儿坐下或躺下,选择合适的静脉,通常是上臂内侧的肘窝静脉。

· 消毒:使用酒精棉球对选定的静脉区域进行消毒。

· 扎压脉带:在采血部位的上方约5厘米处扎上压脉带,使静脉充血凸起。

· 穿刺:以适当的角度(通常为15-30度)穿透皮肤进入静脉,见到回血后即表示进入血管。

· 采集血液: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所需量的血液。

· 拔针与压迫: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数分钟,直至出血停止。

1.2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通常用于需要高氧分压分析的情况,如血气分析。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是桡动脉。

准备工具:无菌动脉针、无菌手套、压脉带、酒精棉球、止血贴、标本容器等。

患者准备:让患儿手腕向下伸展,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消毒:使用酒精棉球对选定的动脉区域进行消毒。

扎压脉带:在手腕上方扎上压脉带,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穿刺:以45度角快速穿透皮肤进入动脉,见到回血后即表示进入动脉。

采集血液: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所需量的血液。

拔针与压迫: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穿刺点数分钟,直至出血停止。

2. 注意事项

2.1 环境与心理准备

在进行采血前,应确保环境安静、温馨,减少患儿的紧张情绪。

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充分沟通,解释采血的必要性和过程,取得信任和合作。

2.2 疼痛管理

对于特别害怕疼痛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局部麻醉药膏预先涂抹在穿刺点。

采血过程中要稳定患儿的情绪,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2.3采后处理

采血后立即对穿刺点施加压力,防止出现血肿。

观察患儿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晕厥、恶心等,并及时处理。

给予患适当的安慰和表扬,增强其下次配合的信心。

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细致耐心的操作。通过合理的方法选择和严格的注意事项遵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专业和同情心,为小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

 (南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张乐)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