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肺炎的3种治疗措施
2024-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重症肺炎是指在肺炎病程中,除具有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表现的危重阶段。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临床症状,会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危险。重症肺炎可能会导致肺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影响肺部正常功能,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出现感染性休克,引起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重症肺炎病情危重,可能严重损伤肺部组织,影响全身多个脏器,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死亡率高达30%-50%,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随时会恶化,因此,一定要尽早开展合理治疗。
1. 一般治疗
重症肺炎要积极地预防各种并发症,出现呼吸衰竭的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出现休克的需要进行抗休克处理,抗休克处理的方式包括补液,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重症肺炎一定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氧疗、辅助通气等治疗,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积极做好体位管理,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避免出现误吸、呛咳。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限伴有缺氧,入院后应进行氧疗,缺氧症状较轻,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而缺氧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进行机械通气。由于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很多,有大量痰液而且很黏稠,容易导致气道的堵塞,所以需要使用止咳化痰类的药物,促进痰液的排出。重症肺炎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功能较低,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采用支持疗法,通过使用药物或者营养液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2.药物治疗
重症肺炎可能由多种原因所造成,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给予积极治疗,抗菌药物必不可少,还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重症肺炎的治疗核心是抗感染,通常使用强力有效广谱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同时在使用抗菌药之前尽量获得细菌标本的培养,在标本出来以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细菌性肺炎初始经验性治疗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可以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用药前先做过敏测试,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氨曲南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或者是可用喹诺酮、氨基糖苷类,必要时,可以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或替加环素等。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选择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口服药物或静脉输注抗病毒的药物。
3.其他治疗
重症肺炎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应重视液体补充、血流动力学、通气和营养支持等支持治疗。重症肺炎营养状况较差,特别是昏迷的患者,一定要适当的静脉营养,注射一些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白蛋白等,必要时可输入丙种球蛋白,同时要尽早尽量地采用肠道内营养。营养不良影响肺炎的发病和危重患者的预后,加强营养才能提高自身抵抗力,对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对于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分解代谢旺盛的重症肺炎患者,在起病48小时后应开始经肠内途径进行营养支持,一般把导管插入到空肠进行喂养以避免误吸,如果使用胃内喂养,最好是维持患者半卧体位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肺炎重症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疾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才能改善预后。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医院 赵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