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 “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守护“一老一小”

2024-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2023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工作,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省302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达75.12%,541家医院、24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被命名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人就医环境明显优化。深化托育服务能力倍增行动,开展公立医院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试点,12个省辖市成立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省托位数达到30万个。“两癌”(乳腺癌、宫颈癌)、“两筛”(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民生实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提供生育全程一站式服务、“出生一件事”联办。

建起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

近年来,河南省启动了多项预防出生缺陷项目,并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预防即把好婚前、孕前关口,通过婚前保健、健康教育、孕前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服务,让出生缺陷少发生。从2011年开始,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免费婚前保健服务,每对夫妇补助186元,全省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约1.1亿元。同时,规范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09年以来目标人群覆盖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二级预防是通过提供全方位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干预,进一步减少严重致死致畸出生缺陷。自2017年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免费产前筛查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每年投入约2亿元,对全省符合条件的早中期孕妇开展一次血清学筛查和一次彩色超声筛查,2019年起又将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纳入免费筛查内容。

三级预防是把好出生后关口,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导致的死亡和先天残疾。从2017年开始,全省范围内对新生儿免费开展“两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及一次听力障碍筛查。2017年~2022年,全省共开展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559.28万例、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551.70万例。

河南省还持续为诊断、治疗和救助提供公益资金支持,组织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结构畸形救助、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等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为诊断、治疗和救助提供公益资金支持;强化网络建设,构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长效机制,指导和推动全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机构建设和管理。目前,全省设置了1家省级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3家省级产前诊断中心、1家省级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家市级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依法许可产前诊断机构29家、产前筛查机构229家,建设省级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机构3家,共有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1100余家,初步建成“县级能筛查、市级能诊断、省级能指导、区域能辐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

同时,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扎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对儿童开展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防治、预防伤害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十四五”期间,儿童健康领域的一大主线是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

“幼有所育”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开展了托育服务倍增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社区托育、单位托育、幼儿园托班等,多渠道扩大托育服务,全省托位数达到30.2万个,完成了当年的计划目标。

这一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在调研托育工作时多次强调:“卫生健康系统要主动发力,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要充分发挥卫生健康系统在婴幼儿日常护理、疾病预防、营养保健、身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为全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保驾护航。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群众传统观念,推动全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推动医院办托试点工作,为普惠托育建设加劲发力。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在全省公立医院开展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普惠性福利性托育服务,25个医疗机构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伴随着轻快的鼓乐声,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从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小象优优托育中心的教室里传出来。10多名两岁左右的小朋友挥动着小手,跟随着老师一字一句朗诵着古诗词。

作为河南托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郑州着力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郑州不断健全生育假期制度,全面落实产假、护理假、育儿假。婴幼儿12个月之前,每天给予女职工不少于2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全市已建成普惠托育中心150家,17家托育指导中心挂牌开展业务工作。当前,全市共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508家,可供给托位3.2万个,群众的托育需求初步得到满足。

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遴选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郑州市成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带动河南省人口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生育支持体系

这一年,河南持续加大各级财政保障力度,推动建设更多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依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建设省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支持每个省辖市建设1个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截至2023年12月,全省共有12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挂牌,更好地为各地托育服务提供指导帮助。

目前,河南省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明确总体定位、建设方案、运营方案、托育课程体系、托育服务支撑体系等内容。这一项目正围绕全省托育标准和服务指南的制订、全省托育业务执业资格的鉴定与认证工作、全省托育从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托育服务体系与模式的创新、托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托育相关产业的孵化、全省托育资源中心的建设、重点科研平台的布局与建设、全省托育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与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建设9项重点工作展开。

这一年,河南婴幼儿照护领域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托育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3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开展主题为“普惠托育、共同行动”的托育服务宣传月和2023年度“规范托育服务中原行”活动,发布全省备案的托育机构及市级示范托育机构名单,推动托育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2023年2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河南省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举办省级托育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全省托育行业形成学业务、练技能、比服务、树形象的良好氛围,推动河南托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力保障生育全程服务质量

2023年,河南省妇幼健康工作以落实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主线,以实现“两高”“三低”目标(即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幅、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牵引,以实施妇幼健康“两提升、两促进”行动(即提升省妇幼重点民生实事服务质量行动、提升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水平行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行动、促进中医药全面融入妇幼健康行动)为重点,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保障生育全程服务质量方面,河南实施提升妇幼重点民生实事服务质量行动。依照提升妇幼重点民生实事服务质量行动实施方案,全省拓展完善服务链条,鼓励创新宫颈癌高效筛查模式,为符合条件的筛查阳性患者提供必要救助服务;加强日常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指标体系,强化监测数据分析利用,指导各地优化筛查管理,改进筛查效率和质量。

这一年,全省继续实施提升生育全程优质服务水平行动。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各省辖市加快推进市级、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调整扩充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专家库并组织评审培训;新增1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9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4家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水平、4家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水平。全省还通过强化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孕产妇危重症和死亡评审、加强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等,持续强化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体系运行效率,保障母婴安全。

与此同时,全省实施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行动。2023年年中时,河南印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河南省基层儿童早期发展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推广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适宜技术,增强婴幼儿养育人养育照护知识和技能;组织全省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培训,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等;加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遴选新增一批承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机构,共涵盖90个县(市、区),涉及筛查机构268家、诊断机构166家、治疗机构48家。

“河南要扎实推进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实施,建立政府主导、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妇儿工委办公室、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参与协作的工作机制;依托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推进项目实施,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一步筑牢基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网底;健全以县级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基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水平。”在2023年9月22日召开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河南省启动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在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促进中医药全面融入妇幼健康行动成为一大亮点。

2023年,河南大力开展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专项调查,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促进中医药与妇幼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印发《2023年河南省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试点工作方案》,遴选42家机构纳入试点,全面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县域妇幼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全省每年还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培养30名中医学专业骨干医师和“西学中”人才,促进中医药全面融入妇幼健康工作。

让“夕阳红”更红

“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为了让“夕阳红”更红,2023年,河南稳步推进老龄工作、着力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

在稳步推进老龄工作方面,河南积极组织开展“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组织开展2023年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46个社区被公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命名河南省老年友好型社区103个;利用“河南老龄”微信公众号发布全省老龄政策、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660余篇;在敬老月期间,举办2023年老年节活动,广泛组织宣传活动、文体活动、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

在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方面,河南积极推动落实老年健康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落实《健康河南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加强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河南组织开展2023年老年心理关爱行动,在全省确定34个社区(行政村)开展老年心理关爱服务;启动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基层专业人员老年口腔医学适宜技术培训,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科普、公益义诊活动;持续推进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和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

为强化老年健康宣传教育,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打造《老年健康大家谈》栏目,播出老年健康、老年运动、老年照护等专家科普宣传访谈节目40余期,打造郑州地铁老年健康专列,在郑州地铁1号线“健康河南号”宣传老年科学运动、老年健康政策和健康科普知识,让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开展全省老年医学发展征文活动,评选出优秀论文30篇。

河南还积极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落实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病区)和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进一步扩大安宁疗护服务范围,新乡市、周口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制订医养结合、安疗结合实践样板建设标准,评选医养结合、安疗结合等“五个100”基层实践样板,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出台《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管理办法》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指标(2023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老年友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验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老年友善文化和老年友善环境,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提升老年友善服务水平,2023年建成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42家;会同省总工会组织开展河南省2023年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评选出集体奖24个、个人奖57个;组织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培训老年医学科(含医养结合)医师184人、护士118人、安宁疗护专业人才72人。

让养老更有“医”靠

在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方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机构服务能力,优化医养服务衔接,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省医养结合机构478家、床位6.7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4694对,养老机构普遍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河南积极组织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县,遴选确定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0个,并择优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5个;开展彩票公益金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建立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医养结合项目储备库,遴选入库项目182个;联合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开展2023年彩票公益金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确定2023年医养结合项目21个,下拨补助资金5546万元;加强医养结合机构质量管理,举办2023年全省医养结合工作培训班,指导各地补齐短板弱项,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依托省医养结合质控中心定期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考核和专业人员培训,指导医养结合机构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依托国家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情况,指导各地加强服务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为总结推广医养结合先进经验做法,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编印《河南省医养结合优秀案例汇编》,印发《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实施方案》,首批确定省级15个推广应用县(市、区),充分发挥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统筹管理职能,探索构建“医疗机构+医养服务中心+医养服务站+家庭”的“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机制,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医、防、康、养、护、助”一体化服务。202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安心养老有“医”靠》为题对河南省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专题报道。2023年11月初,河南省在全国老龄健康工作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分享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家庭病床是医养结合的重要载体。为方便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看病就医,2023年,河南全面启动家庭病床服务改革试点。

“各试点地区要加快建立完善家庭病床服务信息系统,推动实现与公共卫生、医疗、医保、医养信息系统和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实现建床、撤床线上审批及医疗质量、服务行为全程监管;鼓励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的医疗机构配置智慧医疗系统、物联网设备、远程互联网服务设备等;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的作用,采取技术指导、协助上门、接收转诊等形式,加大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支持力度。”2023年8月30日,侯红在全省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提出明确要求。(记者丁玲 刘旸 冯金灿 )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