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您了解适合脑梗塞患者的保健方法

2023-12-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除了及时的医疗救治外,脑梗塞患者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保健方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一、脑梗塞的常见后遗症

脑梗塞的后遗症多种多样,常见如下:

肢体功能障碍:脑梗塞可能导致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受损,出现肢体无力甚至瘫痪的情况。

言语功能障碍:如果梗塞的部位涉及到语言中枢,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功能障碍,如无法言语或吐字不清。

吞咽困难:脑梗塞可能影响某些肌肉的正常收缩,包括喉部肌肉,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或饮水,可能出现呛咳的情况。

偏盲或视物不清:如果脑梗死的部位影响视觉中枢神经,可能会引起视力改变,导致偏盲或视物不清的后遗症。

二、适合脑梗塞的保健方法

第一阶段:卧床期间的被动与主动运动

在脑梗塞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因病痛而长时间卧床。此时,家人的关爱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瘫痪的肢体,家人可以定期为其进行按摩,这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对患者的各个大小关节进行被动运动也十分必要,如屈伸膝、屈伸肘以及弯伸手指等。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有效避免关节僵硬,保持其正常功能。

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和逐渐恢复,当他们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时,应鼓励他们在他人搀扶下进行一些主动运动。例如,可以尝试提腿、伸膝以及扶物站立等动作。这些活动能够刺激肌肉,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并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康复锻炼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当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取得一定成效后,患者可以逐渐尝试开步走路。起初可能会摇摇晃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找回行走的感觉和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上肢锻炼。例如,通过平举、抬高和上举等动作来改善上肢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的模拟动作,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洗脸等。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恢复上肢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他们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当患者能够自行行走,且上肢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后,接下来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时,走路时的腿部高度应逐渐提高,以进行更自然的跨步态练习。这需要患者有足够的平衡感和肌肉控制能力。可以尝试跨过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动作,随着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难度。

除了下肢训练,上肢的灵活性也是此阶段关注的重点。患者可以尝试各种精细动作,如抓握乒乓球或小铁球等。这些活动能够刺激手部肌肉,提高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此外,为了全面提升生活质量,患者还需要在心理上进行调整。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康复至关重要。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参与社交活动以及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信心。

三、如何预防脑梗塞

1.改善饮食习惯是关键。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腌制和油腻食物。多吃新鲜绿叶蔬菜,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这样可以控制体重,降低患病风险。

2.药物治疗也是预防脑梗塞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塞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次脑梗塞。

3.保持良好心态也十分重要。学会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

在生活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多进行户外运动,强身健体,增强自身抵抗力。

4.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避免因间断性停药而导致血压和血糖大幅波动,从而预防脑梗塞。

脑梗塞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人的耐心与细心。通过科学合理的保健方法,患者可以逐步摆脱后遗症的困扰,重拾生活的信心与乐趣。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也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脑梗塞患者带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康复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王浩)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