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人群如何健康合理膳食?

2023-1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做好饮食管理,有效预防控制高脂血症。为此,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了《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归纳总结了高脂血症健康合理膳食饮食八原则。

(一)管住嘴、迈开腿

高脂血症人群应改善膳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超重和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300~500kcal的能量摄入。体重正常的人群,保持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高脂血症人群,除部分不宜进行运动人群外,建议每周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运动强度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二)控制脂肪、烹饪少油

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脂肪摄入总量。成年人全天各种食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应在40~55g,每日烹调油应不超过25g。

高脂血症人群应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和动物内脏等。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天不宜超过2g。食物少用油炸、油煎等多油烹饪方法,多选择蒸、煮等方式。

(三)多样化膳食

选择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模式,食物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成人全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在225~300g之间。推荐每日膳食中包含25~40g膳食纤维摄入500g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新鲜水果每日推荐摄入200~350g。

蛋白质摄入应充足。动物蛋白可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等;奶类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等。应提高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摄入含25g大豆蛋白的食品。

(四)控糖少盐,规律作息

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少吃咸菜、咸肉、酱菜等高盐食品。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少吃甜食,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添加糖摄入应更低。高脂血症人群生活作息应规律,戒烟限酒,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五)综合考虑,因人制宜

根据高脂血症人群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职业等不同特点,辨别不同证型,综合考虑膳食搭配的原则,给予个性化食养方案,以达到精准施膳的目的。高脂血症人群尤应注意,饮食不可过烫、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规律进食,勿饥饱不均。

(六)不同季节,因时制宜

(1)春季:多食时令蔬菜(如芹菜、芦笋等),可适当食用具有疏肝理气、养肝清肝作用的食药物质,如佛手、生麦芽、菊花等。注意忌过食寒凉、黏滞、肥腻之物。

(2)初夏可适当食用鸭肉、鱼类、兔肉、小麦、绿豆、豆腐及时令蔬菜瓜果。

(3)夏秋之交:应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适当食用健脾化湿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橘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莱菔子等。

(4)秋季:可适当食用具有滋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黑芝麻、乌梅、百合等。应少吃辛辣、煎炸、油腻及热性食物。

(5)冬季:可适当食用羊肉等性质偏温的食物,以及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枸杞子、黄精、山茱萸等。应忌食生冷之物。

(七)不同地区,因地制宜

(1)北方:高脂血症人群应多食新鲜蔬果、鱼虾类、奶类、豆类,控制油、盐摄入量,减少腌制蔬菜的摄入;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化痰的食药物质,如橘皮、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莱菔子、山楂、桃仁、沙棘等。

(2)南方:高脂血症人群应控制油、盐摄入量,适量增加粗粮摄入,如紫薯、玉米、黑米、大麦、青稞等;同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化痰、益气健脾作用的食药物质,如人参、白扁豆、薏苡仁、山药、大枣、麦芽、茯苓等。

(八)遵照医嘱,科学饮食

看标签了解食品中能量和相关营养成分的含量,做到科学合理选择。高脂血症人群可适量食用食药物质帮助调节血脂。已知对某种食药物质过敏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与食药物质有禁忌时,应在医师、执业药师及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聊城市中医医院 李静)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