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膳食宝塔
2023-1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心脏外科的患者由于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创伤应激、术后进食不足及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外科手术后多伴有营养代谢吸收紊乱,严重影响早期心脏康复的康复效果。合理的膳食搭配以及良好的饮食摄入,可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能量保障,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形象化的组合,遵循了平衡膳食的原则,体现了在营养上比较理想的基本食物构成。我们也将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营养以膳食宝塔的形式进以形象化的区分。宝塔共分5层,各层面积大小不同,饮食的结构及性状也不同,针对患者在不同的康复期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满足患者在围手术期的需求。
1.第一层清流质饮食
患者完全清醒后,先给予清流质饮食如大米油、小米油、清流营养液、面汤、清鸡汤、清鱼汤等,每次100~150毫升,一日5~6次,可持续1~2天。
2. 第二层流质饮食
患者稍有食欲时可给予无蔗糖流质饮食,如鸡汤面条米糊、小米红枣米糊、大米粥、鸡蛋细面、鸡蛋羹等。应注意所选择的饮食尽量少含脂肪,不含蔗糖,少渣易消化。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每日进餐5~6次,每次200-300毫升,持续1~2天。避免牛奶或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以防引起腹胀等不适。若患者已正常排气排便,可适量饮用牛奶、豆浆或酸奶等。
3. 第三层半流质饮食
患者胃肠功能稍有恢复可逐渐转为无蔗糖半流质饮食,如菌菇青菜肉沫面、红枣银耳小米粥、菠菜鸡汤面、清蒸鱼块、肉末豆腐、百合枸杞白米粥等。每日进餐4~6次,每次200-300毫升,持续2~3天。这样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减轻心脏负担,满足营养需求。
4. 第四层软质饮食
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可逐渐过渡到软质饮食,如软米饭、蔬菜肉沫粥、清炒西葫芦、包菜粉条包、发面软饼、馄饨等。同时注意进食适量的水果:如猕猴桃、香蕉、火龙果、橙子等。每餐的量控制在200~350毫升,每天4~5次,少量多餐,持续2~3天。
5. 第五层普通饮食
针对术后一周的患者,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身体各个技能已接近正常水平,可正常下床活动,此时充足的营养给予更有利于患者迅速的康复。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的饮食更适合患者。低脂就是要严格限制食物中脂肪的摄入量,如禁用肥肉,不吃油煎、油炸食物,炒菜少用油炒,多采用清蒸、水煮、烩、炖、凉拌等烹调方法。但每天的进食量和频次仍为3~6次,每次400-500毫升。
淀粉类以馒头、软米饭为主,搭配肉类、蔬菜类食物如:胡萝卜丝鸡丝清蒸鱼块、清炒西葫芦、肉末茄子 、炖鱼、蔬菜肉末粥等比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新鲜的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建议每天畜禽肉的摄入量至少为40~75g,应尽量选择瘦肉或禽肉。常见的水产品包括鱼、虾,此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每天摄入量为40~75g,有条件可以优先选择。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及其加工制品,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推荐每天至少1个鸡蛋(相当于50g左右),吃鸡蛋不能丢弃蛋黄,蛋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胆碱、卵磷脂、胆固醇、维生素A、叶黄素、锌、B族维生素等,无论对多大年龄人群都具有健康益处。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包含以下内容:
1.支持早期进食: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后的患者,无胃肠道并发症者,可在拔管6小时后开始进水及米汤等流食,进食量不宜过大,少食多餐,每次以不超过200mL为宜,全天可进食5~6次。拔管困难,或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道并发症者,可根据情况积极进行经口营养或静脉营养。
2.循序渐进:从流食逐渐过渡,待患者排气后可过渡到半流食。
3.低盐低脂高纤维:控制食盐的摄入,但也并非绝对,若患者存在低钠血症可加大食盐量,可在粥中加适量盐,但每日不宜超过6g,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粥可选肉粥或菜粥,肉和菜都应剁碎,肉以瘦肉、鸡肉(去皮)为主,最好为鱼肉。
4.高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
5.瓣膜病患者可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橘汁、香蕉等。
正确合理的饮食营养支持为心脏手术患者顺利康复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心脏病术后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通常都能很快地康复,建议患者注意术后保持健康的心态,降低精神负担。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外三 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