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救治

2023-1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救治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救治这一主题,为大家普及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脑梗死的病因。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管炎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病因,占脑梗死的60%-80%。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主要发生在大动脉和中等动脉,导致血管壁逐渐变厚、硬化,血流受限,最终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患者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脑组织损伤尚未达到不可逆的程度,及时救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因此,掌握脑梗死的早期症状,对于及时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无法活动,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2.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理解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脑部语言中枢受损导致的。

 

3. 面部歪斜: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肌肉无法正常活动,导致面部歪斜的症状。

 

4. 视力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这是由于脑部视觉中枢受损导致的。

 

5. 头痛: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脑部缺血缺氧引起的。

 

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如头部CT、MRI、脑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确诊为脑梗死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脑梗死的救治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压治疗等。其中,溶栓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恢复脑部血流。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然而,溶栓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抗血小板治疗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抗血小板治疗适用于对溶栓治疗禁忌的患者,以及部分高危患者。

 

抗凝治疗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阻止血液凝固,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抗凝治疗适用于对溶栓治疗禁忌的患者,以及部分高危患者。

 

降压治疗是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拮抗剂等,降低血压,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的程度。降压治疗适用于高血压患者,以及部分高危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治疗也是脑梗死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以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救治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了解脑梗死的病因、早期症状和救治方法,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脑梗死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同时,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如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对于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巩卫)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