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婷 王正勋 许冬冬
“如果运动时不小心肌肉拉伤,千万不能揉搓患处,可以选择绷带、布条等身边可利用的工具进行加压包扎,然后再进行冰敷……”在温县健康科普讲座现场,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河南省体育科技中心副主任唐洪渊正在为大家演示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
11月28日,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爱卫办、省老龄办、省教育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省体育局、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省疾控中心等承办的“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暨“全民健身”主题活动走进温县。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参加启动仪式。
黄红霞在启动仪式上说,开展“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河南的具体行动,是实施脱贫攻坚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的务实举措。希望大家以温县站的活动为新起点,带动全省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大力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形成健康素养人人有,健康生活少生病,健康行动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送义诊 讲科普
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老太太,您哪里不舒服啊?”
“我肩膀疼得厉害。”
“来,握着我的手,使劲儿往回扳,再往上抬抬看。疼不疼?您这是肩袖损伤,别担心,做个小手术就好了。”
上午9时30分,伴随着这样的对话,“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义诊活动拉开了序幕。20多个诊疗台前,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温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一到现场,便被热情的群众们团团围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涉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专业最受大家欢迎,尤其是骨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热门科室。
40多岁的宋先生近来感觉脖子僵硬,四肢无力、麻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李峰查看后,诊断其为颈椎劳损,颈椎与胸椎结合处错位。他建议宋先生住院做理疗,然后再正骨。他还教给宋先生一个缓解脖子僵硬的简便方法,平时在家就可以做。
在义诊专家们中间,两位“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分别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和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赵童。利用义诊间隙,杨斌走进温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与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座谈,就学科发展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随后还为两名心脏疾病患者及家属提供诊疗方案。
与义诊和医疗帮扶同时进行的,是一场场精心准备的健康科普讲座。结合青少年群体、妇幼人群、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群等重点群体的不同特点,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和鹤壁市人民医院的科普专家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个体化的“健康处方”。
在谈到老年人如何科学运动时,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王静敏建议,老年人运动时应遵循‘安全、稳定、个性化’的原则。“其中,运动项目的选择和运动量的把控非常重要,建议老年人选择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轻中度的运动项目,一天的运动量控制在两个小时以下。”王静敏说。
下乡村 进农户
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健康服务,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县级层面,让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打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最后一公里”,才是“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意义所在。
下午2时,由省级健康科普专家组成的健康科普志愿服务队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义诊服务队又一次出发了。半天时间里,从社区到乡镇,从机关到医疗单位,从现场义诊到技术帮扶,从入户随访到科普宣教,省市专家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百姓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和称赞。
在温泉街道前东南王村的一户人家,赵童与82岁的郭老太太聊起了家常。“您今年多大年龄了?锻炼身体吗?平时吃的都有啥药?”经过询问和查体,赵童发现老人不仅有慢阻肺,还有心脏的问题,他告诉老太太一个改善肺功能的小方法——用吸管吹气球,并建议老人增加一些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
“真没想到,给我看病的是中国好医生,孩子们工作忙,我这也不是啥要紧病,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这下好了,没出门就把我心里的担忧给解决啦!”说着,郭老太太竖起了大拇指。
“输血”不如“造血”,在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是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的终极目的。截至目前,活动共开展健康巡讲28751场,义诊群众67万人次,培养基层骨干9.3万人次。真正做到了让优质医疗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