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紧急为一出生12小时重度RH溶血症患儿换血成功

2023-11-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本报讯(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李亚 姚娜)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病床上躺着一个刚出生两天的患儿,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下,襁褓中的他睡得十分香甜,谁能想到,这个出生两天的宝宝,经历了怎样的一场生死劫难。

11月27日,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一场为新生儿RH溶血患儿进行全身大换血的“战斗”,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新生婴儿生后12小时候即出现严重黄疸,贫血,由妇产科转入新生/NICU,全身皮肤黏膜黄染,经皮测黄达高达22.0mg/dl, 反应欠佳,急查胆红素:323.30umol/L, 血常规:血红蛋白:95g/L,溶血+血型:O型RH(D)阳性,放散实验阳性,直抗阳性,游离阳性,诊断:新生儿RH症,为母子Rh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出生刚12小时,严重黄疸,贫血,情况紧急,符合换血指征,新生儿科立即上报医院,启动换血程序,在申请血液的同时,加强蓝光退黄、输注人血白蛋白等,由于患儿需要RH阴性红细胞+AB型血浆进行全身血液置换出体内的游离抗体及过高的胆红素,但RH阴性血为稀有血型,医院库存不足,经医院领导及输血科沟通协调,终拿到救命的RH阴性去白悬浮红细胞及AB型血浆。

换血手术前后历时2个小时,共换血600ml!对于一个体重仅2.8公斤的新生儿而言,置换血量已相当于其全身血液总量的近3倍!正是因为成功换血,及时换出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了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纠正了贫血,改善携氧,预防了心力衰竭,逆转了孩子的病情,创造了生的希望。

整个换血过程医务人员严密监护,随时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熊猫血”妈妈应及时进行产前诊断及筛查,新生儿溶血病指的是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据有关报道称,ABO溶血病较为常见,占所有新生儿溶血病的85.3%,而RH溶血病只占14.6%。

“Rh溶血病除了会造成新生儿重度贫血、严重黄疸、胆红素脑病外,还可能出现胎儿全身水肿、肝脾肿大,严重的可能发生胎儿死亡。如果出生后没有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新生儿科主任赵强说。

通常,Rh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但第二胎以后,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直线上升。因此提醒广大女性,规范的产前检查不可忽视,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检测。女性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第一胎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和进入母血的Rh抗原,确保自身及胎儿的安全。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