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的中医急救方法

2023-11-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一、引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急症处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突然的晕厥、外伤出血、急性肠胃炎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中医的急救方法进行救治。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急症的中医急救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

二、常见急症的中医急救方法

1.晕厥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突然昏倒。在中医看来,晕厥多与气血亏虚、肝阳上亢有关。对于晕厥的急救,中医主张“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1)穴位按摩:可按摩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有助于提神醒脑。

(2)中药急救:对于气血亏虚型晕厥,可使用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药益气养血;对于肝阳上亢型晕厥,可使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中药平肝潜阳。但需注意,中药急救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外伤出血

外伤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症之一。中医认为,外伤出血多与脉络破损、气滞血瘀有关。对于外伤出血的急救,中医主张“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治疗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1)局部压迫止血:对于小伤口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压迫伤口,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可用冰块或冷水湿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中药外敷:可使用三七粉、云南白药等中药外敷伤口,以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但需注意,中药外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因饮食不洁、感染细菌等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在中医看来,急性肠胃炎多与脾胃湿热、寒邪入侵有关。对于急性肠胃炎的急救,中医主张“清热解毒、止泻止痛”的治疗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1)穴位按摩:可按摩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有助于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2)中药急救:对于脾胃湿热型急性肠胃炎,可使用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清热解毒;对于寒邪入侵型急性肠胃炎,可使用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等中成药散寒止泻。但需注意,中药急救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建议

中医急救方法在处理常见急症中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的疗效。然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急症,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2.中药急救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3.学习急救技能需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如需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急救技能,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

4.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急症的发生。

5.对于常见急症的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等。

6.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为救治争取时间。

四、结语

中医急症处理是一种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的医学方法,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急症,如晕厥、外伤出血、急性肠胃炎等,中医都能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然而,我们也需要理解,对于一些严重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急症,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是关键。同时,我们也应关注预防急症的发生,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以及学习急救技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社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王清高)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