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如何避免癌症放疗的副作用
2023-11-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癌症,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因其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一旦确诊患癌,患者需要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更令人恐慌的是,我国的癌症发生率在逐年上升。手术、放疗、化疗几乎是每一位罹患癌症者需要经历的过程,尤其是放射治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随之带来的毒副作用也让患者心生恐惧,因此,很多患者会抵触医生给出的放疗方案,认为放疗不仅会使患者更加痛苦,还会加速死亡。其实,这种认知是非常片面的,放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放疗是一种辅助治疗癌症的无创治疗方法,也被称为“隐形的手术刀”。放疗是利用各类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线和X线、粒子辐射射线)穿透性强的特点,通过向肿瘤区域发射高能射线,可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的目的,从而杀死或延缓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肿瘤的侵袭能力,不仅能给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带来手术治疗的机会,还能帮助手术清除肿瘤细胞不彻底的患者控制病灶,提升其生存质量。
有研究统计,接受放疗患者中约有40%的人群可以得到治愈,放疗不仅治疗效果较好,而且适用范围也很广,在癌症治疗中的地位愈发突显。但并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适合,仅约70%的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皮肤癌、颌窦癌、鼻咽癌、舌癌、扁桃体癌、喉癌、颅内肿瘤、甲状腺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肿瘤等。
目前,尽管放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我国,却只有30%的患者愿意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放疗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虽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对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带来伤害,导致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一系列不同的副作用,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皮肤损伤:放疗射线在照射肿瘤细胞时会穿透皮肤,放射线产生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易损伤基底细胞,从而影响皮肤组织的细胞分裂增殖及正常代谢,尤其是患者面部、颈前区、胸部、腹部、四肢皮肤和头皮毛囊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较高,更易出现皮肤灼烧感、发红瘙痒、色素沉着、脱皮、起水泡等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照射部位永久性毛发脱落、皮肤组织溃烂坏死。
(2)胃肠炎:放疗时可能会对胃肠粘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加之胃肠道的细胞增生活跃,对放射线更加敏感,更易造成损伤,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疡,还可出现腹痛腹泻、脓便血、肠管狭窄穿孔等情况。加之癌症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放疗期间饮食不洁,更易发生感染性的胃肠炎,若患者同时接受了化疗,化疗的药物影响也会加重胃肠负担。
(3)发热:癌症患者免疫力相较低下,易合并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引起发热,当放疗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使肿瘤组织快速退缩、坏死,身体吸收这些坏死的组织会产生吸收热,同时释放炎症因子,对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刺激,促使体温升高,若放疗后的肿瘤细胞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继续发展导致肿瘤热。
(4)身体乏力:肿瘤病灶的发展速度较快,需要吸收大量营养,使得患者机体处于相对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放射线会导致大量的肿瘤细胞死亡,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和肝脏的负担,加之肿瘤组织主要是从碳水化合物中汲取能量,就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而葡萄糖的利用率上升会增加乳酸的生成,乳酸堆积就会导致患者乏力。
(5)骨髓抑制:人体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且寿命较短,作为血细胞前体的干细胞必须快速分裂出红细胞以供给血液。放疗就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但会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下降,形成骨髓抑制。若放疗的同时,还接受了化疗等方法,往往会加重骨髓抑制的程度。
(1)放疗期间,为防止皮肤感染,一定要保持照射区域皮肤的干净和清爽,避免用碱性肥皂水或沐浴液使劲揉搓,勿涂抹酒精、碘酒等刺激性药物,同时避免照射区域受到创伤、暴晒、冷热敷,尽量穿着宽松衣服避免反复摩擦皮肤。一旦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就诊,遵医嘱用药,避免皮肤问题加重引发感染。
(2)放疗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少食多餐,主要以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鱼类、香蕉等,忌食烟酒、浓茶、辛辣、生冷、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增加胃肠负担,日常多服用蜂蜜水或用陈皮、竹茹煎水饮用,以便减轻胃肠道反应。
(3)肿瘤患者免疫力较常人低,尽量避免去人员复杂的公众场所,注重自身防护。日常生活中,多饮用温开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依据个体情况,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升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焦虑、沮丧、抑郁,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正向的鼓励,帮助患者调整好情绪状态,增强其积极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均衡营养摄入、适量户外运动、改善睡眠习惯都有利于提升患者精气神,缓解身体疲倦乏力。
(5)放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应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期间注重加强营养,多食用高蛋白、含铁量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乌鸡、蛋黄、菠菜、红枣、花生等。若血象下降严重,需遵医嘱暂停放疗,先使用升白细胞、血小板的药物进行纠正,待血象恢复后再继续。
总之,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关于放疗的副作用,是可防可控的,因此,提前了解副作用及其对应方法,才能及早规避,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以使患者的抗肿瘤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