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冠心病患者,中西医如何结合治疗
2023-1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冠心病一直以来,都是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严重危害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甚至有向年轻群体发展的趋势。目前针对冠心病,中西医临床都有自身有效的治疗方法,今天一文就带大家深入了解。
在西医临床,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异常造成的。冠状动脉血管是给心脏提供各种营养的主要血管,一旦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或是造成了狭窄,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例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死,严重的甚至引发猝死。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有很多,有的是源于外界异常环境的影响,有的是由于自身的体质因素。而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一种痹症,医书称之为胸痹。痹者,阻塞不通也,不通则痛,心血管的不通,不仅会痛,还会要命。冠心病引起的心痛往往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病之初起都以实证为主。寒凝,气滞,血瘀,痰阻之间相互影响。在实证形成的过程中,则阴阳气血渐虚,常交互出现,逐渐加重。若及时治疗,标本兼顾,去除诱因可稳定病情,控制疾病的发展。
根据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中西医专家对于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虽然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在看待疾病的角度不同,形成的体系也有所差异,但是对于病情各异的患者,中医和西医都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相互结合,从根本上帮患者肃清病源,优势互补。
那么,中医和西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都有哪些临床措施呢?又如何结合使用?首先,西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改善。除了相关药物的治疗,患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支架植入手术”,它的原理是将冠状动脉支架永久性的放置于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经过其球囊扩张释放来支撑住血管壁,用来保持冠状动脉管腔的开放与关闭。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增加心肌供血量,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不过,有很多进行手术后的患者,在几年内有再次狭窄的情况出现,术后不良因素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也在逐年增加。
而中医治疗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遵循整体观念的原则,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将冠心病从病因病机方面将其分为各种证型,分情况进行治疗。辨证论治不仅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同时也能够适应患者病情的变化,方法上较为灵活。同时中医除了内服中药的疗法还采用其他外治法进行配合治疗,全方位根治冠心病。中医可以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配合西医发挥其自身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无论在理论、实践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说都是可行的。
1,冠心病预防阶段:针对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在心血管医生的辨证论治下,采取相关措施,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起到有效调控血压、血糖、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调节情绪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进而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2,治疗阶段:基于中医的理论的传承和发展,综合现代病理生理,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通过中药的临床精准辨证,通常从祛除患者“痰瘀”之邪为主,扶助正气本源,常能起到抑制冠状动脉斑块进展,长期服用甚至可以起到逆转斑块,改善心肌功能,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预防疾病进展到心肌梗死的阶段,长期的中医综合调治是其关键。
3,术后康复治疗:有的患者由于自身对于冠心病的不了解或者早期未及时发现,结果往往到了急性发病阶段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虽然手术可以作为稳定患者病情的一项有效手段,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在术后康复阶段,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往往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对于术后的心肌功能康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冠脉血管再狭窄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鹤壁朝阳仁爱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 孙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