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童心肌比成人厚3倍,竟是患了罕见先心病

2023-11-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0

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外)主任谌启辉团队成功为患罕见先心病的10岁患儿顺利实施了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解除患儿猝死风险。

一周前,小浩(化名)在校运动后突发胸闷、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在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其父母慕名找到谌启辉寻求救治。

 

据谌启辉介绍,入院检查发现,患儿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流速、压差远超正常标准。这表明患儿是因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严重,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否则猝死风险极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原发性心肌肥厚,因心肌肌纤维肥厚使心腔变小,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血流受阻,引起肺淤血,体循环灌注不良,最终导致心肌缺血,长此以往,患者极易出现心绞痛或心脏骤停。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没有严格的急性期概念,平时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病就是大事。当患者出现频繁的劳力性胸痛、胸闷、晕厥等症状时,表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谌启辉说,“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左右两个心室室间隔最多不超过10毫米,而小浩的室间隔部位肥厚达31毫米,左右两个心室流出道明显梗阻,猝死风险极高。”

完善了相关检查后,针对小浩的病情,谌启辉团队组织心外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手术部等科室专家召开了多学科术前讨论,决定为其实施改良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主要术式)。

这台手术的难点在于对肥厚心肌切除量及范围的精准把控。在疏通肥厚梗阻的左心室流出道时,手术团队既不能将肥厚心肌切除过多,造成室间隔穿孔,又不能切除过少,否则无法保证充足的血流量通过。那么,左心室流出道疏通多少合适?怎样扩大才能不损伤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脏冠脉系统?可以说,左心室流出道的“疏通及扩建”,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成败。

术中,谌启辉团队精准定位,谨慎操作,在有限区域内对左心室流出道进行“疏通扩建”。随着心脏肥厚心肌一点点切除,患儿左心室流出道流速恢复正常,这意味着患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问题得到解除。

谌启辉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异源性且常为家族性的心肌疾病,由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10个基因之一发生突变引起,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进行排查,50%的患儿具有孟德尔显性遗传特性。此类疾病常发生突然不可预测的死亡,常与运动和极度劳累有关,猝死多见于10-35岁患者,儿童和青春期患者猝死率可达4%-6%。常规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目前,对于持续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幼儿,标准药物治疗无效时,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唯一选择。(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徐紫渝)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