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营养膳食要怎么搭配
2023-10-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然而,老年人是特殊群体,其身体机能降低,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病,且消化道功能和胃肠道功能出现改变,所以在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老人更要讲究合理膳食搭配,通过日常饮食干预来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提高身体机能,以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
食物多样化是保证膳食平衡必要条件。在食物种类方面,需注意食物选择要合理搭配,主副食粗细需进行兼顾,保证每日摄入富含五大类食物 (谷薯物、禽肉蛋豆制品、奶制品、蔬菜和水果)。通过多样化的膳食来增强老人的体能和免疫能力。此外,要不偏食不择食,对各种食物既不偏食也不拒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营养既合理又全面。
饮食宜清淡可口。过油腻食物难以消化吸收,不适宜老人食用。重盐、重糖均不利于身体健康,容易引发血脂过高,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极为不利。
合理烹调。为适应老人牙齿状况及消化机能减退特点,食物加工宜软而烂,应多采用煮、炖、熬、蒸等烹调方法,少用煎、炸等方式;还要注意食物色、香、味、形等,适当照顾老人的饮食习惯,通过合理烹调来增强食欲。
饮食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食之过饱,因过饱可使膈肌上升,影响心肌供血,诱发心肌梗塞;二是切勿过度饮酒,少量适度饮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但过度饮酒却有百害而无一利;三是节制某些食物过多摄入,如肥肉、纯糖食品、含胆固醇高食品等;四是控制热能食品摄入,如主食、脂肪、食用糖等,对超重或肥胖者更应注意限制热能食品摄入,老人维持标准体重最为理想。
少食多餐。老人除应保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外,为适应其肝糖原储备减少及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等特点。在晨起、餐间或睡前安排些低脂、健康的食物等食物作为补充,每次数量不宜太多,以保证每日总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
适当进食一些具有延年益寿、防老抗衰食物。合理膳食前提下,老人应特别注意每日应保证摄入一定数量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牛奶、蛋、鱼等动物食品以及各种大豆制品;适当多吃一些具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食物,如洋葱、蘑菇、木耳以及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等,对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意外等事件有一定作用;每日膳食中蔬菜及水果不能缺少,一是保证维生素及无机盐、微量元素供给;二是提供膳食纤维,对防治便秘及心血管疾病具有良效;还可适度应用人参、黄芪、桂圆、山药等药物。
最后,总结以下几点:
1.饭菜要香
老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
老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g。
5.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河南省人民医院 国际医疗中心综合一病区 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