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2023-10-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完全回归正常生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目前肾移植手术已经很成熟,但由于无法回避移植肾排斥反应而需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由此,术后将面对排斥反应、感染、贫血、腹泻、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等并发症。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移植排斥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免疫学现象,两个个体之间基因背景完全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排斥反应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规律服用免疫药物也是不可避免的。
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避免机体对移植器官发生排斥,同时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对感染的预防我们需要在移植前去除潜在感染因素如术前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系统性感染,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出院后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短期内避免接触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减少社区来源感染的风险。而感染的治疗由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同,对细菌感染我们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
大多数肾性贫血会在肾移植术后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而逐步缓解,但因为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因为病程长,导致贫血因素多而复杂,所以仍有部分患者肾移植术后数月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原因有:铁、维生素B12和叶酸造血原料不足、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免疫抑制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等。对于肾移植术后贫血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感染及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方案均有利于改善贫血,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正确使用促红素对纠正贫血也有帮助。
腹泻大多数是因为感染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腹泻的治疗要首先明确病因,考虑抗排斥药物不良反应之前要排除其他原因,对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通过粪常规或肠道内镜检查确定感染的原因,然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腹泻,可以在随访医师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同时患者要保持清洁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移植前血压正常而移植后血压增高,很可能与移植有关,需要排除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动脉狭窄,还需要考虑免疫抑制药的不良反应。若是移植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可以行介入或开放手术解除狭窄以缓解高血压。此外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如减少钠盐摄入、适量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指数、戒烟戒酒等控制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同时注意降压药物对抗排斥药物浓度的影响。
移植后糖尿病是指器官移植术后发现的糖尿病,是与免疫抑制药相关的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对其发生起主要作用。移植后糖尿病可显著增加器官移植受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可能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对于糖耐量异常或者轻度血糖升高,可以采取改变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减轻体重以及减少或停用激素类药物的手段;对于以上措施无效的肾移植后糖尿病的治疗首选为长效基础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注射应对,稳定后逐步转变为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等方式控制血糖,这样有助于保护机体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肾移植后机体血脂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与普通人群共有的因素,也有与移植相关的因素。高脂血症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是导致肾移植术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肾移植术后患者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控制理想的体重指数以预防高脂血症,对于血脂轻度升高的患者,可采用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饮食习惯、适当体力锻炼、戒烟戒酒等。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物,但是部分降脂药物可以影响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因此,降脂药物的使用需要在移植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移植患者术后免疫药物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增减。术后除常规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外,若要应用与治疗有关的其他药物,如降压药、保肝药、降糖药、降脂药等都要征得专业医生的同意,并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在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时,应选用作用时间短、抗菌谱广的药物,服药同时应多饮水。避免应用免疫增强剂,以免诱发急性排异反应。各种营养补品如乌鸡、甲鱼、人参及虫草等大补食材应当回避;各种预防注射疫苗,应在器官移植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术后要做到规律、规范复查。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赵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