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和质量控制
2023-10-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常规石蜡切片是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并做出相应病理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涉及多个环节,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切片质量和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和质量控制。
一、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1.样本采集
在制作石蜡切片之前,首先要采集病变组织样本。采样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变部位,确保样本新鲜、无污染。采样后,需及时进行固定。
2.组织的固定
组织良好的固定是制作优秀病理切片的基础,也是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方法赖以成功的基础。因此,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组织固定的质量。
组织固定的目的就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尽可能地保存组织细胞离体时具有的生理和病理形态结构及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成分。因为活体组织一旦停止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就会因物质代谢障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改变,并导致形态学上可见的细胞器变化和细胞组织的形态改变直至腐败自溶。
3.组织的脱水及透明
组织经固定取材后,便进入脱水透明环节。因为组织在固定液长时间浸泡后,会含大量的水分,为了制片和长时间保存,必须将水分置换成石蜡。水和石蜡是不相溶的,水也不溶于二甲苯,但水溶于乙醇,乙醇和石蜡都可以溶于二甲苯,所以利用乙醇和二甲苯作为媒介,最终将组织中的水分替换成石蜡。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取材后的组织的再固定、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及浸蜡。整个脱水透明浸蜡过程长达十几个小时,借助组织全封闭式脱水机来完成。
4.石蜡包埋
脱水后的组织需进行石蜡包埋。石蜡的作用是保护组织,防止其氧化和腐败,也为组织切片提供支撑,因为新鲜组织较软且不易保存,不能切成微米级的组织薄片,组织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过程后便可获得软硬适中,可切成微米级薄片的组织蜡块。包埋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组织完全被石蜡覆盖。
5.切片
切片制备是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首先,需选择合适的刀片,确保切片平整、无撕裂。切片时应控制切片厚度,一般为4-6微米。过厚会导致细胞结构拥挤,影响观察效果;过薄则会导致细胞结构破坏,影响诊断准确性。切好的组织片需进行展片和贴片,将组织展平,并粘贴在玻片上。
6.染色
为了更好地观察组织结构,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常见的染色方法有HE染色。染色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确保染色效果稳定。染色后,需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切片中的水分,以便保存和观察。
7.封片与观察
脱水后的切片需进行封片,防止其吸潮和污染。封片剂一般采用中性树胶。封好片的切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诊断。
二、石蜡切片的质量控制
1.样本采集
样本采集是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基础环节。在这个阶段,要保证采样新鲜、准确,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应选择经验丰富的病理技师进行预处理和充分固定,以确保样本质量和后续制片过程的顺利进行。
2.固定剂的选择与使用
固定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石蜡切片的制作至关重要。不同的固定剂对组织的渗透速度和固定效果有很大差异。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乙醇、丙酮等。应选择对组织无毒、渗透性好、固定效果稳定的固定剂。同时,要严格控制固定时间和温度,确保组织充分固定且不受到损伤。
3.石蜡包埋与切片制备
石蜡包埋和切片制备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包埋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使组织充分包埋在石蜡中且不产生气泡。切片制备时要选择合适的刀片角度和厚度,避免产生撕裂和人为误差。此外,展片和贴片过程中要保证组织平整无皱褶。
4.染色与脱水
染色和脱水是影响石蜡切片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根据不同的观察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染色过程中要控制好染料的种类、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避免对组织产生过大的损害或漏染。脱水过程中要保证切片的均匀脱水,避免出现局部干燥或过度脱水的情况。
5.封片与观察
封片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石蜡切片的长期保存和观察有一定影响。应选择透明度高、粘度适中、化学性质稳定的封片剂。封片过程中要避免气泡的产生,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密闭性。观察时应选择高质量的显微镜和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6.人员培训和管理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于提高石蜡切片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应定期对病理技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涉及多个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切片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石蜡切片的质量控制水平,需要严格把控样本采集和处理、固定剂的选择与使用、石蜡包埋与切片制备、染色与脱水、封片与观察等环节的质量。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优化制作过程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李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