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细胞形态异常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2023-10-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血液细胞形态学是研究血液细胞在显微镜下的表现、识别和分类的一门学科。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然而,当这些细胞出现形态异常时,可能提示存在潜在的疾病或病理过程。了解这些异常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常见血液细胞形态异常

1.红细胞形态异常

红细胞是负责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细胞。常见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包括:

①小红细胞: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②大红细胞: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球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亦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④靶形红细胞:常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异常血红蛋白病。

2.白细胞形态异常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是在血涂片中检查出异常的白细胞,常见的白细胞形态异常包括:

①核左移:外周血中幼稚或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等。正常妊娠、缺氧及低血压也可出现核左移现象。

②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化疗及炎症恢复期等。

③淋巴细胞异常:异形淋巴细胞明显增高,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④其他核异常:如环形或面包圈形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

3.血小板形态异常

血小板是负责止血的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常见的血小板形态异常包括:

①血小板大小异常:大血小板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移植后、脾切除后等时可见。小血小板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形态异常:常见者如杆状、蝌蚪状血小板等,还可见颗粒减少、血小板卫星现象或血小板。影响血小板形态改变的因素很多,异常形态超过10%才有临床意义。

二、血液细胞形态异常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是指血液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形状、大小以及细胞内结构等方面与正常相比出现的异常变化。在疾病诊断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对于病情的评估和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液细胞形态异常可以反映出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不同种类的疾病会导致血液细胞形态的改变,如贫血、感染、恶性肿瘤等。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异常,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和可能的原因,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血液细胞形态异常还能提供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依据。例如,在某些白血病的检查中,通过观察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确定白血病的种类和亚型,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另外,某些特定的血液细胞形态异常还可以提示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存在,如红细胞变形性贫血。血液细胞形态异常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许多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都会对血液细胞产生影响,通过观察其形态异常的程度和改变趋势,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进展速度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对于血液细胞形态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血液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潜在疾病的重要信息。然而,血液细胞形态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主观性、技术限制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血液细胞的数目和形态,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但是,血液细胞形态学仍然是临床医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

 

(兰考第一医院检验科 付艳平)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