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风险

2023-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按照往年的骨质疏松症统计情况来看,这种疾病的高发人群一般为中老年群体,但近些年来已经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这有可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预防意识的缺失有一定关系。曾经有研究机构对于50岁以上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由骨质疏松症而引起骨折现象的几率还是很高的。因为骨质疏松症在发展过程当中并没有明显的身体信号,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发现时,患者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骨质的缺乏以及骨质的脆性而导致出现骨折现象。

骨质疏松症的前期信号

1、身高变矮

如果我们在日常穿着衣服的时候,发现自己常穿的裤子突然变得不合身,裤长甚至有可能拖地,这就说明自己的身高很有可能在发生萎缩,出现变矮的现象。因为骨质疏松症的其中一项影响就是会造成患者脊椎骨的缓慢塌陷,而这样的影响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身高变矮,变矮的范围在2~3厘米左右。

2、牙齿脱落

我们都知道牙齿是全身最坚硬的部分,补充钙质对于牙齿来说也是有帮助作用的,而如果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出现了掉牙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患有了骨质疏松症。掉牙是因为颚骨受到了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使牙齿周围的骨密度降低,变得脆弱,牙齿就容易掉落。

3、弯腰驼背

脊椎骨对于我们的身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支撑我们的身体站立行走。如果骨质疏松症影响到了脊椎骨,导致脊椎骨无法承受我们身体的重量时,脊椎就会出现一定的弯曲,我们就会变得驼背。所以如果上了年纪之后表现出驼背,这不仅是影响到了自身身形的美观,更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身体发出了骨质疏松的危险信号。

4、直系亲属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也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如果是家庭中存在骨质疏松症病史,那么自身患有此病的风险也会较其他人要稍大一些。医生建议有骨质疏松症病史的人群都要对于此症状进行预防,尽早到医院去接受早期的骨密度筛查,可以帮助判断自身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如果检查后发现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趋势,应该要在医生的合理建议之下进行饮食的调节,并且适当的补充钙剂,加强日常生活当中的锻炼。

5、骨密度偏低

如果某些人群骨骼当中的钙等一系列矿物质含量低于平均水平,就可以称之为骨量减少或者是骨密度偏低。当然即使是骨量减少,也并不代表此人一定会患有骨质疏松症,但在骨量减少的过程当中,其骨头会变得脆弱,容易引发骨折,也增加了患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6、生活中容易骨折

有一些人在日常锻炼过程当中,即使是较为轻微的运动,也很容易发生骨折,并且有一些人群的某些身体部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骨折现象。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站立时摔倒也很有可能会引发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影响到了骨质,使骨质变脆的体现。

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

1.保持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负荷,促进骨组织形成。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以避免骨折风险。

2.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老年人应该多食用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同时,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骨骼质量。

3.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过度饮酒和吸烟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饮酒和吸烟的次数,以维护骨骼健康。

4.定期检查: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骼问题。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骨折的风险。

5.提高意识:老年人应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提高警惕,避免因跌倒等意外导致骨折。家庭成员和社会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少他们的跌倒风险。

6.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例如,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缓解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可以减少骨分解,提高骨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并提前预防骨折风险对于维护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应该注意保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定期检查、提高意识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同时,家庭成员和社会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少他们的跌倒风险,共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濮阳市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董宪杰)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