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诊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四种方法
2023-9-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中医药诊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四种方法
张书博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妇幼保健院538100
腺样体一般位于人体的鼻咽顶壁和后壁的交界位置,两侧则在咽隐窝之间。人体的腺样体在日常生活中会被多种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复刺激,从而发生增生肥大的情况。具备一定的病理意义。一般来说腺样体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长大,一般在2-6岁阶段会出现较为快速的增长。同样地在10岁左右会逐渐萎缩。小朋友由于身体机能发育相较为缓慢,身体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小儿阶段更容易诱发各种腺样体感染症状。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儿童腺样体肥大吗?它的临床症状又是怎么样的呢?在中医药上又有哪些诊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将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科普,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儿童腺样体肥大。
一、什么是儿童腺样体肥大?
简单来说,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发生了病理性的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从而阻碍了鼻腔引流,临床上常见的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腺样体肥大症状。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腺样体面容,鼻塞,耳鸣,耳痛,咽部不适的症状,都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在医院通过口咽部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鼻咽部触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了腺样体肥大症状。在中医上认为腺样体肥大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风热郁结型较为常见,中期由于久病入络入血,易出现痰瘀互结情况,治疗缓慢。而后期由于病情日渐长久,常见肺肾阴虚型,该时期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症状不同,因此需要按照中医分型选择治疗方案。
二、中医药诊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四种方法?
1.药物治疗
可以通过中医药物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采用知柏地黄丸、会厌逐瘀汤、补中益气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鼻涕黏稠且量多,还可以添加陈皮、半夏、瓜蒌等药物。如果患者的鼻塞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添加苍耳子、辛夷花等参与治疗。除此之外,在实际临床诊治的过程中,主治医生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加减,以保证中药服药效果
2.雾化吸入
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保证药物快速作用于人体,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在中医诊治方面,可以选择金银花30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熬制成汤剂,之后再将汤剂进行雾化给患者雾化吸入,每天一次,每次二十分钟。连续治疗十五天后观察治疗效果,并按照患者的时机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
3.灌鼻或滴鼻
对于症状较轻的腺样体肥大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选用滴鼻或灌鼻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选择柴胡、白芷、黄芩、辛夷、赤芍、丹皮等药物制作成滴剂,滴入或灌入患者的鼻中进行治疗,确保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腺体处。经过临床医学证实,该方式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效果。
4.穴位治疗
还可以通过穴位治疗的方式采用针刺疗法对肺,肾,脾胃等穴位进行刺激,例如在患者的尺泽穴、孔最大、列缺穴、鱼际穴、足三里穴、丰隆穴、内庭穴、历兑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太溪穴、照海穴等进行针灸刺激。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搭配其他的穴位来进行刺激,一般一条经脉选取2到3个穴位,同时选择其他经脉的穴位相互配合,轮番使用,即可有效保证效果。除了常规身体穴位以外,不同类型的小儿腺样体肥大症状,还可以采用耳针疗法,选择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内鼻等穴位进行体耳针疗法。
在中医上认为儿童腺样体肥大多是因为外邪羁留。肺脾肾三脏亏虚,肝气郁结等导致的综合症状。临床一般将小儿腺样体肥大归结为风热郁结,肺经热盛,痰瘀互结,气虚淤阻、肺脾气虚,肺虚阴虚,肺肾阴虚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进行实际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按照中医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满足患者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