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
2023-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样改变的间质性肺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的进行性瘢痕形成,导致疾病负担重、病死率高。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次,伴随全球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部分SARS-CoV-2感染患者也会出现肺部纤维化样病变。因此,了解疾病的特点,预防疾病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表现及加重因素
IPF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细湿啰音(Velcro)、渐进性的胸闷、气喘等症状。初期活动后或爬楼气喘,进而发展出现静息状态下喘息、干咳,甚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直至呼吸衰竭。其他症状包括:低热、乏力等,部分患者有杵状指和发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肺纤维化的预防非常重要,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引起IPF急性加重的原因包括感染、肺栓塞、气胸及心力衰竭。也有些急性加重原因不明。肺纤维化急性发作预后差、死亡率高,据统计,每年大概有5%~15%的IPF患者发生过急性加重,且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预后较为凶险。
如何预防
由于IP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以下预防措施并不是绝对可以预防IPF。因此,当大家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提供以下预防措施,予以借鉴。
1. 注意呼吸道卫生:由于秋冬季节,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频发,需要勤洗手、勤通风,减少呼吸系统感染。注射流感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应当避免反复感染,促使炎症刺激导致肺上皮组织反复受损形成瘢痕组织,进展为IPF。
2. 避免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吸入:大量的粉尘及烟雾刺激导致肺组织弹性下降,瘢痕组织形成。吸烟会使肺纤维化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或处于职业暴露或环境污染中,如金属屑、木屑、浓烟、石棉、铍、铀等均可刺激肺组织。如果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存在粉尘和有害气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3.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方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合理。冬病夏治,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预防疾病。
治疗措施
目前,IPF药物治疗选择有限,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已知的抗纤维化药物,可以减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进展。尽管如此,由于药物耐受及不良反应,现有方法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不能提供完全治愈。配合氧疗及肺康复亦可减轻疾病症状。
中医药治疗主要为内服外治综合疗法: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灸法、中药局部理疗、中药足疗、功法锻炼等方法治疗疾病。例如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对肺纤维化局部进行理疗,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还可以配合耳针、针灸、药膳食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症状,显著提高疗效。研究表明:中医特色治疗及中药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有效的补充替代治疗方式。但是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同样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症状,有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综上所述,I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及阶段,予以综合治疗管理,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同时,家属也要给予患者理解与关怀,陪伴患者治疗疾病,早日康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主治医师 韩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