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功能不全

2023-9-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可以是急性发作,例如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也可以是慢性进展,如高血压、心肌病等引起的结构性心脏病。

随着对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心功能不全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更重要的是由于多种神经体液因子的参与,促使心功能不全持续发展的临床综合征。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个阶段,前者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尚属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的I级,属有症状心力衰竭的前期,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展成有症状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脏负荷过重。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原因包括各种心肌炎、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前负荷(容量负荷)和后负荷(阻力负荷)过重。长期负荷过重可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主要包括肺淤血、不能平卧和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前向性排血减少出现四肢无力、头晕、活动后心慌、气促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双下肢肿胀、腹胀、肝脾淤血肿大,甚至出现胸腔积液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时有所缓解。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晕厥、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威胁生命的状况。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ACE抑制剂和ARB抑制剂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器械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起搏器等,主要通过纠正心脏电生理活动,改善心脏泵血功能。除了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心功能不全。例如,限制盐的摄入,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等。此外,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以降低心功能不全的风险。

健康教育在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患者应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程发展、治疗方法和自我管理措施。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教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此外,医生还应与患者共同制定合适的生活方式改变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执行情况。

对于急性心功能不全,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包括氧疗、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以及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和循环支持。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应制定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计划,以逐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总的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心脏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和进行健康教育也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义马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新强)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