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小科普:妊娠期高血压
2023-8-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与妊娠相关的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影响的女性在晚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且子代的健康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心血管疾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和子痫前期合并慢性高血压,其占全部妊娠人群的5%~10%。
近年来随着高龄妊娠、超重/肥胖人群的增加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多样,其多学科综合管理包括早期排查和筛选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全程密切监测,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胎结局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危险信号、影响以及管理策略。我们将深入研究高血压与妊娠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准妈妈们维护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第一部分: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两大类6个亚型:
第一类:妊娠前诊断为高血压病或妊娠20周前(<20周)新发现的高血压,包括以下3个临床亚型。
1.慢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慢性高血压是指在妊娠前或妊娠不到20周(<20周)出现的高血压,孕妇通常有高血压病家族史,一经诊断,需完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
孕妇存在各种原因的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血压,各种慢性高血压的病因、病程和病情表现不一,如孕妇既往存在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表现为急性严重高血压;或妊娠20周后首次发现高血压但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2.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血压升高(≥140/90mmHg),而家庭血压正常(<130/80mmHg)即为白大衣高血压。孕妇中白大衣高血压患病率16%。对怀疑白大衣高血压的孕妇应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监测。还应警惕白大衣高血压孕妇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
3.隐匿性高血压
诊室血压正常(<140/90mmHg)而24h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升高(≥130/80mmHg)即为隐匿性高血压。临床上很难识别隐匿性高血压,且缺乏相应的研究支持。因此。在妊娠早期如合并左心室肥厚、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但诊室血压无明显升高者,应警惕隐匿性高血压的可能,怀疑隐匿性高血压的孕妇应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监测以明确诊断。
第二类:妊娠20周后(≥20周)发生的高血压,包括以下3个临床亚型。
(1)一过性妊娠期高血压:一过性妊娠期高血压指在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但随后重复测量血压均正常。一过性妊娠期高血压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但有研究认为,约20%的一过性高血压可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另有约20%会发展为子痫前期。
(2)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但尿蛋白检测阴性。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一经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妊娠期各类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之间存在转换性和进展性:当高血压伴有子痫前期的其他临床表现时则诊断为子痫前期;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应与严重子痫前期一样对待;妊娠20周后发生的高血压,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但要注意也可以是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之一。妊娠期高血压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
(3)子痫前期-子痫: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孕妇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有下列任意1项,诊断为子痫前期:
1) 24h尿蛋白定量≥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
2)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1种器官或系统受累:急性肾损伤(肌酐≥90umol/L)、肝脏受累(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伴/不伴有右上腹痛、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子痫、脑功能障碍、视觉障碍、严重头痛)、血液系统并发症(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计数<100x109/L、溶血)。
3)子宫胎盘功能障碍(如胎儿生长受限、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波形异常、死胎)。
重度子痫前期
血压和(或)尿蛋白水平持续升高,或孕妇器官功能受累或出现胎盘-胎儿并发症,是子痫前期病情进展的表现。子痫前期孕妇出现下述任一表现为重度子痫前期:
1)血压持续升高不可控制: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2)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连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
4)转氨酶水平异常:血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
5)肾功能受损:尿蛋白定量>2.0g/24h;少尿(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或血肌酐水平>106μmol/L;
6)低蛋白血症伴腹水、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7)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计数呈持续性下降并低于100x109/L;微血管内溶血,表现有贫血、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或黄疸;
8)心功能衰竭;
9)肺水肿;
10)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
子痫:指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也可以发生在无临床子痫前期表现时。
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出现尿蛋白定量≥0.3g/24h或随机尿蛋白≥(+),清洁中段尿并排除尿少、尿比重增高时的混淆;或妊娠20周前有蛋白尿,妊娠20周后尿蛋白量明显增加;或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等上述重度子痫前期的任何1项表现。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的靶器官受累及临床表现时,临床上均应按重度子痫前期处理。
第二部分: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信号
孕妈妈应该一定要规范产检,关注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信号,以便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
1.血压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是血压升高。如果您在怀孕期间注意到自己的血压超出了正常范围,特别是在20周之后,应该立即咨询医生。
2.头痛:头痛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如果头痛伴随着视觉模糊、上腹部疼痛或其他不适,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的迹象。
3.视觉问题: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视觉问题,如模糊、双重视觉或闪光。这可能是先兆子痫的症状之一,需要及时就医。
4.上腹部疼痛:尤其是右上腹部疼痛,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伴随着肝功能异常。
5.肿胀: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手、脚和脸部的肿胀。这是由于体内液体潴留所致。如果肿胀伴随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
6.蛋白尿: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典型特征之一。这是通过尿液检测来确定的,因此定期产检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对孕妇自身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1)脑:脑部动脉痉挛,导致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孕妈妈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及视力下降、失明、感觉迟钝和思维混乱等症状。
(2)肾脏:肾脏缺血致肾功能受损,可引起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3)肝脏:肝脏损害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严重时可有肝脏出血形成血肿,甚至肝破裂出血危及母儿生命。
(4)心脏:周围动脉痉挛,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收缩力受损等导致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
2.对胎儿的影响:孕妈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且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较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高,严重时可导致胎死宫内。
第四部分:如何保护您和宝宝的健康
对低危人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有:
1. 定期产检:定期产检是确保早期识别妊娠期高血压的关键。医生会监测您的血压和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适度锻炼:妊娠期应适度锻炼,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孕期运动强度中等强度即可(即运动时心率保持121—146次/分钟),每周至少3次,累计不少于150分钟。
3.补钙:对低钙饮食的孕妇,补充高剂量钙剂 (≥1000 mg / d) 可降低子痫前期风险。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风险孕妇( 如低钙摄入地区、高龄妊娠≥40岁等) ,推荐从孕中期开始每日补充钙剂 1000 ~ 1500 mg 直至分娩,以达到预防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获益。
4.遵医嘱用药:对存在子痫前期复发风险如存在子痫前期史、有胎盘疾病史(如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病史)、肾脏疾病及高凝状况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可遵医嘱在孕早中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5.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侧卧位为宜,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丰富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适度限制食盐摄入。
6.严密监测血压: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腹痛、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如需住院治疗,需遵医嘱住院。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潜在危险的情况,可能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危险信号、影响以及管理策略,准妈妈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定期产检、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都是管理孕期高血压的关键步骤。最重要的是,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可以帮助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所带来的风险,确保您的怀孕过程顺利、健康。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理解妊娠期高血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 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