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影像知多少
2023-8-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当今社会,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肺部的健康状况更是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部疾病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肺结节是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病灶,其影像学特征各异。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节影像的基本概念、表现及原位癌、微浸润和浸润这几种病理的不同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肺结节影像。
一、关于肺结节影像学
肺结节是指通过胸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肺部显示出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可单发或多发,边缘可清晰或模糊。根据其直径大小,肺结节可分为小结节和大结节两类,其中小结节是指直径≤1cm的结节,大结节则指直径>1cm但≤3cm的结节。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如低剂量螺旋CT、MRI和PET-CT等在肺结节诊断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更早发现小病灶;MRI可在不适用碘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全身成像,对肺内小病灶的检出率较高;PET-CT则可以通过病灶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判断其良恶性。
二、肺结节影像学表现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密度表现
根据结节的密度不同,肺结节可大致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其中,实性结节的密度与正常肺组织相似,部分实性结节则具有部分实性和部分磨玻璃密度,而非实性结节则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密度。
2.形态表现
肺结节的形态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圆形和椭圆形结节通常边界光滑,轮廓清晰,而不规则形结节则边界多不整齐,形状变化多样。
3.边缘表现
肺结节的边缘可表现为清晰、模糊和不均匀。边缘清晰的结节边界锐利,无浸润;边缘模糊的结节边界不整齐,有浸润;边缘不均匀的结节则可见多个小边缘,形态各异。
4.钙化表现
肺结节的钙化可分为中心型、层状和爆米花状等。中心型钙化呈点状或弧状,多见于良性病变;层状钙化沿支气管束分布,呈多层状;爆米花状钙化则多见于错构瘤等良性肿瘤。
5.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是指肺内血管向结节聚集,这种征象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均有可能出现。在良性结节中,例如炎症增殖灶、肺结核、淋巴结增生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血管集束征。而在恶性结节中,血管集束征通常伴随着其他征象,如分叶征、短毛刺征、空泡征和胸膜牵拉征等。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中的血管集束征需要结合其他征象进行综合评估。
6.特殊影像学表现
肺结节还可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影像学特征,如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胸膜凹陷征等。空泡征指结节内的小气泡影,支气管充气征则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或阻塞后的肺组织实变,胸膜凹陷征则表现为胸膜处多个小凹征。
三、肺结节的原位癌、微浸润和浸润这几种病理结果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同特征:
1.原位癌:在影像学检查中,原位癌通常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密度较淡,边缘可凹凸不平或呈齿轮状。有时,这些结节可能不典型地分布在肺泡腔内,与含气的肺泡腔形成磨玻璃密度。
2.微浸润:微浸润型肺结节的肿瘤细胞不经过AAH→AIS这典型转化过程,而是直接集合成小乳头状或小息肉状,发展成为实体结构。这些结节的密度较高,CT值在-400上下,CT表现为实性的形态,可伴有分叶、毛刺、微血管穿入等征象。
3.浸润:浸润性肺结节的肿瘤细胞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呈现出更明显的浸润和转移现象。这些结节的边缘可能更模糊(凹凸不平或齿轮状小球),密度更不均匀较淡呈模糊的磨玻璃状,且可能出现胸膜侵犯、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肺结节影像学检查是肺结节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影像学表现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年龄较大、有吸烟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更加重视其肺结节的恶性可能。
(聊城市人民医院 李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