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冠心病那些事
2023-8-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但是根据最新医学数据统计,近几年来冠心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向年轻人靠近,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呢?冠心病本身发病的根源又在于哪里?
首先,我们要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异常造成的。冠状动脉血管是给心脏提供各种营养的主要血管,一旦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或是造成了狭窄,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引发猝死。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有很多,有的是源于外界异常环境的影响,有的是由于自身的体质因素。根据临床最新数据调查表明,75%的冠心病,都和患者日常的饮食,运动习惯,睡眠,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冠心病来临时,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明显症状:
胸闷。这个症状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感觉,有些症状比较轻的是没有感觉的。但是比较严重的人群会感觉到非常难受,正常的呼吸都受到影响。感觉被石头压着胸口一样,这可能是人体器官功能性的表现,也很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早期症状。
心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慌了,在我们的主观感觉上会对心脏跳动产生的一些不适感。健康的人群会在紧张或者是运动过后感觉到心悸,而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则一般是在劳累之后会感觉到心悸,并且心跳会很快,会有心前区的不适感出现。
心绞痛。心绞痛又分为劳累型的心绞痛和自发型的,有些患者会在劳累或者是精神激动的时候出现心绞痛的感觉,一般会出现紧缩样的疼痛,也可能是烧灼样疼痛感。一般会持续3~5分钟,在休息或者是服药过后即可缓解。而自发型的心绞痛一般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达到数十分钟。在休息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心绞痛,程度会比较严重。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改善。除了相关药物的治疗,患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支架植入手术”,它的原理是将冠状动脉支架永久性的放置于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经过其球囊扩张释放来支撑住血管壁,用来保持冠状动脉管腔的开放与关闭。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增加心肌供血量,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另外,最后也要提醒大家,冠心病是可预防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状态来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平时不要吃太多肥甘厚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帮助加快体内代谢,防止血管堵塞,净化血液。保证良好的睡眠。睡眠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在睡眠护理中要注意使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同时注意肠胃。一些中老年人容易便秘,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排便用力时的深吸气后憋气,会引起心率异常,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因此,注意患者肠胃十分重要。注意调节体温。冠心病患者忌炎热、寒冷。在炎热的季节,不要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会导致机体血液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而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脚、头部的保暖,因为受寒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加速跳动,使血压上升,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展与恶化。
(周口市淮阳区郑集乡卫生院内科 张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