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
2023-8-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睡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在于保留能量和对整个身体和神经系统的恢复。人体内各组织器官,都处在不断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也积累起大量的代谢物。睡眠可以起到修复、合成和补充这些物质的作用,使人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对人体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睡不着,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不仅影响健康,也对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睡眠障碍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觉醒的节律紊乱,导致睡眠质量异常,睡眠中行为异常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
一般包括:
1.入睡困难,入睡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儿童、青少年超20分钟;中老年人超30分钟);
2.维持睡眠出现困难,比如:夜间出现2次、3次甚至更多的觉醒;
3.早醒,比如凌晨三点、四点钟,或者是比自己平时起床的时间早大概两三个小时以上起床;
4.睡眠质量差,日间常有精力不足、疲劳、乏力,或者情绪烦躁等症状。
二、睡眠障碍的表现
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心理、社交和情绪功能。睡眠障碍的表现因具体类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
1.失眠:失眠指持续存在的睡眠启动、维持、巩固障碍或难以拥有一个整体来说高质量的睡眠,这些睡眠无法满足睡眠需求。包括难以入睡、难以久睡和早醒。
2.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是一种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主要分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的主要症状分为:打鼾和白天过度疲倦。
3.中枢性嗜睡:发作性睡眠疾病,主要分为猝倒性发作和非猝倒性发作。具体的临床表现为:(1)嗜睡,患者突发日间困倦思睡;(2)猝倒,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时可出现猝倒现象;(3)睡眠瘫痪,患者在睡眠至清醒的转化期间出现活动障碍;(4)睡眠幻觉,患者在睡眠至清醒的期间出现非常生动的梦幻感觉。
4.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也叫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是一种持续的或者是反复的睡眠中断。主要的原因是昼夜节律系统的改变或者是内源性昼夜节律和个体的躯体环境社交或者工作时间表所要求的睡眠觉醒周期之间的错位,睡眠的中断导致了个体有睡意或者是失眠。
5.睡眠异态:睡眠中发生异常动作、行为、情绪、事件的一组睡眠障碍,又称梦游症。有非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和快速眼动睡眠两种。
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睡眠运动障碍的基本特征为相对简单、刻板的运动干扰睡眠或入睡。包括不宁腿症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
7.其他睡眠障碍:如焦虑、抑郁相关的睡眠障碍。
三、找回良好睡眠的方法
睡眠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克服睡眠障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来科学方法找回良好睡眠。分别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些睡眠障碍并不是长期的,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使其缓解甚至治愈,比如早睡早起、改善睡眠的环境和整洁程度。平时注意尽量减少刺激性的食物的摄入,在睡前尽量避免饮用茶或者咖啡等影响睡眠的饮品。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适当进行一些舒缓压力的活动。白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睡前静心,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睡眠环境与睡眠习惯等。还有在服用药物时,尽量避免应用影响睡眠的药物。
2.治疗原发疾病有些引起疼痛的疾病或者造成心理压力的疾病会引起睡眠障碍,因此通过治疗原发病能够有效的预防睡眠障碍的发生。比如抑郁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失眠绝非小事,长期的失眠很容易导身体及心理疾病,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失眠情况建议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邓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杨宏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