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常见用药误区

2023-7-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管疾病,它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高血压是心脏病、中风和心脏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持续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负担,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对肾脏、眼睛和大脑等脏器有潜在的损害。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肾衰竭。在眼睛方面,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损害。对于大脑,高血压是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中风和认知功能下降。

高血压会导致疲劳、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社交困扰。

一、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用药的重要性:

控制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将血压维持在目标范围内。控制血压可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并发症: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一些降压药物具有降低动脉硬化、改善心脏功能、保护肾脏和眼睛等作用,从而预防并减轻潜在的脏器损害。

改善生活质量:通过降低血压,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头痛、眩晕和疲劳等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肾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常见用药误区

误区一:药物停止与减量

在高血压治疗中,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停止或减少药物剂量的误区。他们可能认为一旦血压稳定,就可以停止药物或减少剂量。然而,这是一个危险的误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水平。停止药物或减少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始终按照医生的指示持续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

误区二:血压下降速度

一些患者可能认为血压下降速度越快越好,因此会增加药物剂量或频率,以迅速降低血压。然而,血压下降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厥等。适度的降压是目标,过快或过大的降压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稳步调整药物剂量,避免急剧的血压下降。

误区三:不良反应的理解

一些患者可能对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误解。他们可能认为不良反应是副作用,导致不适感觉,因此不愿意继续用药。然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预期不良效应,它们通常是可控制和可管理的。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药物。不应因为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否则可能影响血压的控制和疾病管理。

误区四:摄入禁忌食物

一些患者可能认为高血压需要完全避免某些食物,认为这些食物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然而,摄入禁忌食物并不是唯一影响血压的因素。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包括摄入的总热量、脂肪含量、钠含量、膳食纤维等多个因素。因此,患者不需要完全避免某些食物,而是应采取均衡营养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误区五:替代疗法与草药

一些患者可能倾向于使用替代疗法或草药来治疗高血压,认为它们是天然、无副作用的选择。然而,替代疗法和草药并没有经过充分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因此,患者应当谨慎使用替代疗法和草药,并在使用之前咨询医生的意见。在高血压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法,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不要依赖替代疗法和草药。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治疗中,存在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包括药物停止与减量、血压下降速度、不良反应的理解、摄入禁忌食物以及替代疗法与草药。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强调,以确保高血压的有效管理。

首先,药物停止与减量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一些患者可能认为一旦血压稳定,就可以停止药物或减少剂量。然而,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维持血压控制。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应始终按照医生指示持续用药。

其次,过快的血压下降速度是另一个常见的误区。一些患者可能认为血压下降速度越快越好,以加快治疗效果。然而,急剧的血压下降可能导致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等。适度的降压是目标,应按医生指导稳步调整药物剂量,避免急剧的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的理解是另一个重要的误区。一些患者可能将不良反应视为副作用,导致对药物治疗的抵触情绪。然而,不良反应是预期的药物效应,通常是可控制和可管理的。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不应因不良反应而停药,以免影响血压控制和疾病管理。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药学部 王爽)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