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血液检验报告单

2023-7-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血液检验是对患者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进行检查,对筛查疾病有重要作用。但血液检验报告单中的数据较多,多数患者对其中数据及检验项目含义了解较少。本文对血液检验的作用及报告单中相关项目的意义进行讲解。

一、血液检验可筛查的疾病

1. 感染性疾病

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伤寒、胃肠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会对血液中白细胞造成影响,通过检测白细胞指标与水平可判断是否发生疾病。

2. 血液性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贫血等疾病均与血液有关,通过血液检查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水平可辅助诊断该类疾病。

3. 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若无原因出现全血象降低的情况,可考虑是否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通过血液检验可了解患者是否发生贫血情况,辅助临床诊断疾病。

二、血液检验报告单中项目的意义

1. 红细胞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为运输养分,维持血液环境的酸碱平衡性。通过检验红细胞指数可辅助判断是否发生贫血等疾病。当红细胞指数降低时可能发生贫血,当红细胞指数升高时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等病症。红细胞的增多又可分为绝对增多与相对增多,导致红细胞相对增多的主要因素在于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休克、腹泻、大量失水等。而导致红细胞绝对增多的因素包括机体缺氧、剧烈运动,或者肾癌等肿瘤疾病。一般新生儿机体内红细胞含量可达到(6-7)×1012/L,男性机体内红细胞含量可达到(4-5.5)×1012/L,女性机体内红细胞含量可达到(3.5-5)×1012/L。

2.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其功能与红细胞相同,即传输氧气等功能。一般男性机体内血红蛋白正常含量为120-160g/L,女性机体内血红蛋白正常含量为110-150g/L,新生儿机体内血红蛋白正常含量为180-190g/L。创伤、疾病因素(肾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是导致血红蛋白增多的主要因素。缺铁性贫血、月经量过多、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血红蛋白也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3. 白细胞

白细胞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杀灭细菌与病毒,具有防御功能。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表现了人体血液中所含有的各种白细胞的总数。成人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含量一般在(4-10)×109/L,新生儿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含量一般在(15-20)×109/L,儿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含量一般在(5-12)×109/L。导致白细胞计数增多的生理性因素主要在于剧烈运动、情绪过于激动、妊娠、饮酒、月经前等。病理性因素主要在于细菌感染、局部组织严重受损、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急性中毒、尿毒症等。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等,其中疾病因素主要包括白血病、流行性感冒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感染因素则是指患者机体被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或者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白细胞减少。

4. 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在于其能够起到止血、凝血等功效,可维持人体毛细血管壁保持完整。当患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感染、癌症等疾病或机体局部发生创伤后血小板会迅速进行凝血、修补出现破损的血管,由此血小板会增多。血小板数量若低于100×109/L时判定为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黏膜紫癜。当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5.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在组织受损后会增加,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蛋白。若受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也会升高。其相较于白细胞出现异常的时间更早,可用于早期诊断感染的依据,但其不能作为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准确依据。

综上,当检验项目出现异常时不必过于担忧,单一检验项目只是辅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无法准确判定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等,一般需综合化验单数据及临床症状,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出现异常时应立即询问医生,并接受相关系统治疗。

(泸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张帮林)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