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2023-7-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按照中药药理,自然界的一切皆为药,其药性取决于它们分解后的水合离子大小,本文为大家介绍常见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便大家了解认识。
1.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药理作用】发汗;平喘、镇咳、祛痰;利尿;解热、镇痛、抗炎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有机胺类生物碱)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黄连
【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腹泻;解热、抗炎;降血糖
【化学成分】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属于季铵碱、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或云连(云连)的干燥根茎
3.延胡索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药理作用】镇痛;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
【化学成分】延胡索乙素;苄基异喹啉类,叔胺碱
【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4.川乌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药理作用】镇痛、抗炎、免疫抑制、降血压及强心。
【化学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二萜双酯型生物碱
【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5.苦杏仁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药理作用】镇咳、平喘、祛痰,增强免疫功能
【苦杏仁苷的代谢转化途径】苦杏仁苷的药效依赖于肠道菌群β-糖苷酶的催化,因此服用抗生素药物时,同时服用苦杏仁对疾病治疗会有影响。
【化学成分】苦杏仁苷,属于氰苷。
【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及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6.大黄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药理作用】泻下、抗菌、抗炎、止血
【番泻苷的代谢转化途径】口服中药大黄的泻下主要成分是番泻苷,实际上起泻下作用的化学成分是大黄酸蒽酮,番泻苷是其前体药物,在这一体内代谢过程中,肠道菌群代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化学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蒽醌类化合物。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7.何首乌
【功效】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药理作用】促进造血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
【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属于蒽醌类化学成分。
【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8.丹参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药理作用】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化学成分】丹参酮类、丹酚酸B,丹参酮类属于菲醌类化合物,丹酚酸B属于有机酸类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9.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抗毒素;解热、抗炎;抗过敏
【黄芩苷的体内代谢动力学】肝肠循环,典型的双峰现象,与肠道菌群作用有关,口服黄芩苷的半衰期较长,静脉给药半衰期较短,临床多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化学成分】黄芩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10.葛根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药理作用】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
【化学成分】葛根素,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11.青蒿
【功效】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药理作用】抗疟原虫,抗肿瘤
【化学成分】青蒿素,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
12.人参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强心、抗休克;扩血管、调节血压;人参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人参皂苷二醇型(A型)、人参皂苷三醇型(B型)和齐墩果烷型(C型)。(三萜皂苷)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13.三七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药理作用】止血;抗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
【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三萜皂苷)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14.甘草
【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药理作用】抗溃疡、镇咳、祛痰、解毒
【甘草酸的体内代谢转化途径】三萜皂苷化合物具有溶血性,不宜采用注射给药,口服给药三萜皂苷类药物,因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不存在溶血现象。甘草酸的药代动力学显示非线性动力学性质,甘草酸可代谢为甘草次酸,甘草次酸也可再次葡萄糖醛酸化,体现类肝肠循环的性质,如消除半衰期延长等。
【化学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苷属于黄酮苷,甘草酸属于三萜皂苷类
【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15.黄芪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强心,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及肾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化学成分】黄芪甲苷(黄芪苷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三萜皂苷)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16.柴胡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药理作用】解热、镇痛、抗炎;保肝、利胆、降血脂
【化学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为齐墩果烷类三萜皂苷
【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17.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药理作用】解热、抗炎;抑制交感神经 -β 受体功能;降血糖
【化学成分】知母皂苷BⅡ、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属于甾体皂苷
【来源】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18.牛膝
【功效】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药理作用】有抗凝血、延缓衰老、调脂、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同时能影响生殖系统。
【化学成分】β-蜕皮甾酮,属于蜕皮激素类化合物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19.当归
【功效】补血活血,通经止痛,润肠通便
【药理作用】具有抗贫血、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压,降血脂等作用。能增加外周血细胞数,促进造血功能,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作用。
【化学成分】阿魏酸、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