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如何预防伤口裂开
2023-7-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普外科陈医生有一个患者叫老刘。老刘刚刚经历了肠梗阻的开腹手术,手术后护士告知老刘要尽早下床活动。可是老刘因为害怕伤口疼痛,更害怕下床活动会导致伤口裂开,一直不肯下床活动。主管医生陈医生知道后,急忙告诉了老刘正确的下床活动的方法,这个有效的方法既避免了活动时伤口疼痛,又促进了肠道蠕动。
你们也想知道这个方法吗?让我们来看看陈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切口裂开?
外科切口裂开是指术后早期切口尚未愈合时,由于各种全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作用导致切口全层裂开,通常全身营养状况差和年龄大的患者容易出现。
那么,导致伤口裂开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全身因素
1、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包括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2、高龄:高龄患者通常会有腹壁薄弱,腹壁抗张能力差,且通常伴有心肺基础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咳嗽等症状者;
3、肥胖:肥胖患者通常也有腹壁薄弱的特点,组织愈合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容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组织愈合能力差,并且出现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
5、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吸烟:以上因素会使组织愈合能力降低;
二、外在因素
1、术后剧烈活动:如起床过猛、负重等;
2、术后腹内压增大:如果手术切口的部位位于腹部,当患者有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等容易导致腹内压增加的行为时,就会将腹部的切口撑开,同时还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分泌物渗出等其他表现。如炎性肠麻痹导致腹胀,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3、拆线过早:针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拆线时间可适当延长;如果手术后切口所使用的缝线比较细、缝合不牢固、切口组织对合不是特别的整齐等,也会导致切口愈合不佳,造成手术后切口裂开。
4、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皮肤保护屏障完全修复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手术后没有做好切口部位的防护工作,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时候,就会对切口的正常愈合造成影响,引起切口裂开。会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抗张能力降低;
虽然手术后会导致切口裂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如何预防切口裂开?
1、手术前尽可能通过高蛋白饮食、输液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让组织愈合的原材料更充分。
2、 手术前戒烟、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术后如非必需,停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3、 术后要用腹带保护切口,肥胖患者用多头腹带,并且要有足够的张力,特别是下床活动和咯痰的时候要收紧腹带。
4、术后起床、卧床时动作缓慢轻柔,咳嗽咯痰时除使用腹带外,用双手将外侧腹壁向中间挤压,降低腹壁张力。为预防因腹内压力增大或关节活动导致的术后切口裂开,避免剧烈活动。
5、术后排便避免用力,可用开塞露或者灌肠诱导排便,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延迟拔除尿管。
6、术后关注切口情况,如有疼痛、红肿、渗液及时报告医生、护士,早期处理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避免波及整个切口。
(临颍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陈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