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鸣的原因和护理方法
2023-6-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夜深人静时,耳边环绕的嗡鸣是否让你心烦意乱?人际交往时,一声高过一声的轰鸣是否让你因听不清大家说话而遭受白眼?耳鸣,已经不是独属于身体亏虚的中老年疾病。那你有试着去了解耳鸣的原因和治疗,还我们耳根清净?
一、耳鸣产生的原因
(一)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可能会引起耳鸣。当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忧郁状态下,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对人体神经的影响会增强,极易引发耳鸣。这类耳鸣,一般属于双侧性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同时伴有头痛、头昏,严重时甚至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二)耳部疾病
当我们的耳朵受伤或生病时,同样也会导致耳鸣。
外耳或中耳的听力受到影响不能接收周围环境音,又或者因内耳损伤导致声音能量转化功能丧失,甚至是耳周血液供应不畅(一些肾病导致的耳周血管异变、年老体衰引起的血液问题都会引起耳周血液供应)都会导致内耳所产生的微弱声音就会变得异常清晰,从而产生耳鸣。这类耳鸣,主要体征就是音调偏低且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且一般多发于病变一侧,属于单侧性耳鸣。
(三)中毒症状
耳鸣还有可能是人体中毒后的表现症状,最为常见的就是药物中毒引发的耳鸣。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会对听神经、前庭神经产生严重损害,耳鸣便是损害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类耳鸣,属于双侧性耳鸣,音调较高,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停药,否则会迅速造成难以逆转的耳损伤,甚至发展成耳聋。
二、耳鸣的治疗护理方法
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耳鸣属于慢性病的一种。其治疗目的在于减轻耳鸣的影响,纠正相关的功能障碍,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大部分患者在遵医嘱保证相应的药物、手术等治疗后,更要做好日常保养。
(一)食疗调理
1.增加含铁食物摄入
听力与人体内血液质量、运氧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量,可以保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提高血液运氧能力,预防、延缓耳鸣、耳聋的发生。对于年龄在超过45周岁的人,要保证每日铁的摄入量不低于12毫克:
2.减少脂肪的摄入
众所周知,脂肪摄入过量,人体血脂升高,血液会变得非常黏稠度。当血液循环出现问题,人体听神经就会因会营养缺乏而产生耳鸣。因此,耳鸣患者在日常生活应尽量减少脂类食物的摄入。
3. 增加含锌食物摄入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产生耳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锌。健康人体耳蜗中锌含量远超于其他器官。而年龄在60周岁以上人体耳蜗中锌含量就会出现明显降低。对于这类人群,应多食用鱼、牛肉、鸡肉、鸡蛋等含锌量较高的食物。
(二)日常护理
(1)调整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要适当调节工作、生活节奏,放松心情,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耳鸣发生概率。
(2)改变习惯
要保证生活作息有规律,不要熬夜、少吸烟、少喝酒、不喝咖啡,保持健康的体重、血压。
(3)保护耳朵
要避免在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戴耳机时音量不宜太大。同时,不要频繁使用棉签清理耵聍,避免耳道损伤。
(三)按摩保健
也可通过鸣天鼓、按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四穴、指摩耳轮等按摩保健方法预防和治疗耳鸣耳聋作用。
(信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