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煎药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3-5-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药调理的养生方式。一些上班族选择医院代煎好的中药汤剂,成袋包装的中药汤剂免除了自己煎药的过程,省时省力,携带服用也方便。但是也有不少人选择自己在家煎药。

明代医家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煎中药看似简单,实际却要注意许多方面,而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是确保疗效的关键。那么,在家煎中药时,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煎煮出一锅好药,就要做好煎药前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煎药的器具以及煎药所用的水。

1,煎药用具:最理想的锅具为砂锅、瓦罐或陶瓷罐,这些容器材质稳定,受热均匀,煎煮过程中不易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煎煮中药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锅具。当家中没有砂锅、瓦罐或陶瓷罐,就可以使用不锈钢等锅具进行代替。

2,煎药用水:用水煎药时最好用纯净水,煎药加水量一般采取两煎法,即第一煎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2~3厘米,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浸过药物表面即可。最后将两次煎好的药液混合,根据医嘱一次顿服或分次服用。如果煎药时不慎将药煎煳了,千万不要继续服用,应换药重新煎煮,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做好了煎药前的准备,接下来就要了解煎药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也是药材是否能发挥最大功效的关键:

1,浸泡:拿到中药后,首先要检查一遍所有的药品的数量和名字是否正确。然后,把标有“先煎”“后下”和“包煎”拿出,其余的药物用冷水浸泡3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中药饮片表面3~5cm为准,就是把手按压在药材上,让水刚好没过整只手。

2,煎煮:把泡好的中药放入准备好的水中,用大火熬煮,等到出现沸腾后,再改用小火慢熬,一直保持沸腾状态。之所以要用小火进行慢煮,是因为这样能够减缓药汤水分的蒸发,帮助药性进一步的发挥出来。当改成小火后,注意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期间可以用筷子时不时搅拌一下,防止煳底。等到适宜的时间,把药汤倒出来,再进行二次煎煮,复煎时不要加入太多的水,最好刚刚淹没药材为宜,时间也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若有“先煎”的中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的中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包煎”的药物是指中药用纱布包起来。另外,煎煮中药的流程和时间非常重要,一定要按方法操作!

3,绞出药汁: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药物发挥其最大药性。复煎后,把药汤倒入碗中,保留剩下的药渣,可以用一块纱布将药渣包裹在里面,等到温度稍微降低,用力将药渣内的汁液挤出。这些汁液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约相当于原方剂量的1/3。尤其是一些遇高热药效降低,损失或不宜久煎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比例更高。

(洛阳伊洛医院药剂科 赵玉婵)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