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稳步推进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

2023-5-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0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杨须 通讯员刘占峰 张强)5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由该中心联合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同主办的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及师资培训基层行项目培训会暨河南省孕妇学校标准课件全省师资培训会于5月26日-27日在郑州举办。旨在稳步推进河南省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培育出一支同质化、高水平的妇幼人群健康素养专家队伍,真正把健康科普下沉一线。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处长武宏,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郝义彬,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吴超、院长王新军出席培训会并讲话。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单位主管院长、健康教育科科长、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孕妇学校、家长学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400余参会人员围绕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健康教育技巧及家长学校师资培训,新形势下妇幼保健机构产科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河南省孕妇学校健康素养标准课件师资培训等主题内容进行经验学习交流。

培训会还就2023年全省妇幼健康科普宣传工作的重点工作做出安排。要丰富妇幼健康教育与宣传的形式载体;打造妇幼健康教育与宣传的人才队伍。组建妇幼健康教育省级专家库。提升妇幼健康技术人员服务能力;要促进妇幼健康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实用的妇幼健康科普知识;深入持久开展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促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2020年11月,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启动实施了河南省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项目。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从“制定标准化课件、培育科普专家队伍,用好妈妈课堂阵地”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夯实了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的工作基础。

项目实施以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孕妇学校、女性健康课堂等平台传播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孕产妇保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妇幼健康科普团队,探索出机构联合、专业融合、学会配合、项目缝合的疾控与妇幼共商、共建、共促的发展新机制。依托项目还研发出了《河南省孕妇学校健康素养标准课件》培训教材、《新生命孕育宝宝诞生记》科普图书两部新书并于2023年3月7日公开发布。

在孕妇学校标准化课件专题课授课环节,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何景阳以《河南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项目的思考》为题进行阐述,王新军围绕《新形势下妇幼保健机构产科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主题展开分析讲解,河南省疾控中心专家张强围绕《掌握技能·潇洒生活》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军围绕《科学养育·茁壮成长》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胡孟彩围绕《产褥养护·家庭关爱》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爱清围绕《母乳喂养·自然爱之》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根霞围绕《安全分娩·喜迎新生》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利环围绕《孕期保健·全程管理》主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刘芙蓉围绕《身心愉悦·幸福孕育》《健康素养·惠民政策》主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徐冬梅围绕《营养运动·均衡体重》主题等进行授课。

此外,在5月27日上午的培训会上,现场为全省多地市妇幼机构赠送了《孕妇学校健康素养标准课件》《新生命孕育宝宝诞生记》两部新书。据介绍,《新生命孕育宝宝诞生记》是一本为孕妈妈量身定制的科普图书,通过健康科普内容引导孕妈妈主动参与到备孕、产检、分娩等生育全程的健康管理中,最终让孕产妇学会成为孕期健康的责任人。这本书可以说既是妈妈的上岗证,又是一份送给未来孩子的不可复制的珍贵礼物。《孕妇学校健康素养标准课件》则将健康理念贯穿始终,为提升全省助产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学校同质化健康教育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河南省妇女人群健康素养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可行的路径。

一位孕妈妈说:“非常幸运的能够得到《新生命孕育宝宝诞生记》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作为新手孕妈,让我解除了很多作为第一胎妈妈的这种焦虑,和心里的那些紧张,同时对于我整个孕期包括产程、生产之后对孩子的养育,给我了很多的经验,我相信这本书会让我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妈妈,这是一份非常好的礼物。”

据了解,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是全省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技术支撑机构,在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承担健康教育咨询、策划、传播、监测、评价、指导和培训等职责,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和不良生活方式,制定计划、方案,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近年来,全省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亮点纷呈,创新“两库一机制”模式,开展妇幼联合等多部门协作,打造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巡讲、河南疾控公众号等多个品牌,2022年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37%,多次获得国家、省级表彰,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教育服务的体系。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安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