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浅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023-5-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因重视不足,没有及时接受系统治疗,而延误病情。那么,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中医有哪些治疗优势?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多因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分泌减少,组织利用不足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要表现,早期可没有特异性症状,典型患者出现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黏液性水肿、体重增加等。
二,甲减的临床表现
1)呆小症:患儿体温偏低,少哭笑,少活动,对事物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大便干燥。体格生长明显减慢,个子矮,四肢粗短。智力发育明显障碍,表情呆滞,不能上学,简单数字计算也很难学会。
2)幼年甲减:发病较早者其临床表现很像呆小症,但程度较轻。发病较晚者临床表现接近成人甲减,但个子仍较矮,智力也较差,学习成绩很差。
3)成人甲减:典型的表现有:畏寒少汗,体温偏低,乏力嗜睡,少言懒语,贫血,浮肿,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重者精神失常,昏睡;心动过缓,血压低;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胃酸缺乏;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病久者有闭经。
三,关于甲减的中医治疗
在临床上,西医主要采取补充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通常需终生服药;中医则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药膳等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增强患者体质,缩短服药时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中医上将甲减归为“瘿劳”范畴,其证型大体分为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肝气郁结证,分别予补脾助阳、益气活血、疏肝解郁治法。下面一起以下进行简单介绍。
1.补脾助阳法: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主要表现为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面色苍白,消瘦神疲,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滑精,或女子带下清冷,舌淡胖,边有齿痕,尺脉沉迟而弱。方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方中肉桂、附子、鹿角胶、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淫羊藿、杜仲温补肾阳,强壮益精。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右归丸具有类激素的作用,可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2.益气活血法:气虚血瘀型甲减表现为少气懒言、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慌心悸,肌肤甲错、舌淡苔少,或有瘀斑,脉细无力。治疗以归脾汤进行加减,方用黄芪、白术、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茯苓、当归等药补气养血,化瘀通络。
3.疏肝解郁法:甲状腺疾病与肝经联系密切,肝气郁结表现为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哽咽不适,宜疏肝解郁,散结消瘿,予疏肝健脾方,药用黄芪、茯苓、枳壳、夏枯草、桔梗、玄参等。
4.针灸推拿法:针灸选取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和太冲等穴位,调和阴阳;隔姜灸多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肾俞等,以期鼓舞阳气、健脾除湿;同时结合辨证应用推拿治疗,调畅气血、化瘀通络。
5.中医药膳法:甲减以阳虚多见,饮食方面可予温阳、助养之品,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气血亏虚者宜加强营养,比如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但贪凉饮冷易伤脾阳,故瓜果冷饮不宜多食。
总之,治疗甲减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调节体内的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虽然需要较长时间,但是,只要辩证正确、对症下药,中医就能对甲减标本兼治。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原海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