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023-4-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我国2020年的癌症年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食管癌病例数超过32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而食管癌相关死亡数超过30万,位列第4位。下面我们来聊一聊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不良生活习惯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不良习惯有关,包括过量饮酒、吸烟。
酒精会损伤食管黏膜,度数越高对食管黏膜损伤越大,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50度以上的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食管鳞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吸香烟或烟叶是食管癌发病的另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9倍。吸烟时间愈长,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愈大。
2、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包括摄入较多腌制类食品、喜食烫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过少。
腌制类的食品(酸菜、咸菜、腊肉等)、加工后的肉类中含有较多亚硝胺类化合物,是目前公认的强致癌物,有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地区的腌制食品、粮食、饮水中含有较高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也是食管癌危险因素,霉菌毒素可促进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诱发食管癌的发生。
长期饮食过烫,会造成局部的炎症和热刺激,可促进食管癌的发生。有实验表明:超过65℃可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糜烂;到80°C左右,食管黏膜上皮会出现坏死;如每天进食高温度热食一次,连续25天,就会出现食管黏膜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即癌前病变。
新鲜果蔬的摄入减少,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包括维生素B2、硒、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这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被认为是重要的食管癌致病危险因素。
3、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
食管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因此遗传因素被认为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在我国某些地区(如山东、江苏淮安等)食管癌的患病具有明显的家族和地域性,这可能与他们暴露在类似的饮食结构、居住环境有一定的联系。
4、超重、肥胖与Barret食管
临床上很多超重或者肥胖人群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经常性地胃酸反流入食((胃食管反流))会造成食管下段黏膜的炎症和破坏,长时间反复刺激可造成原本不耐酸的食管鳞状上皮变成了耐酸的柱状上皮,也就成为Barrett’s食管。它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使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避免水源污染,减少水中亚硝胺及有害物质,调整饮食习惯,不吃过热食物,不食粗糙过硬食物,防霉去毒;少饮高度烈性酒,不吸烟。
发病学预防:应用预防药物,积极治疗食管上皮增生,处理癌前病变,如食管炎、息肉、憩室等。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出现“四感”症状之一者,应及时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诊治,或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或放射科检查。
三级预防:尽力提高食管患者人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患者人提供规范化诊治方案,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康复方面的指导。做好临终关怀,提高晚患者人的生存质量。
食管癌与饮食
1、吃肉不要过多,因肉中脂肪含量高,可以多吃些鱼、虾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2、咸菜、咸肉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应少吃。
3、发霉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黄曲霉素,一旦发现,应弃之不吃。
4、做米饭、煮粥之前要把米淘洗干净,以减少霉变对身体的损害。
5、经常煎炸食物会加大厨房的污染,使人易得肺癌。
6、水缸里的存水应当隔2~3天更新一次,不要总留存根,因为存留在缸底的沉积物中的细菌可使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致癌的亚硝酸盐。
7、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鲜枣、红薯等。
8、熏烤的鱼、肉、香肠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烟焦油,应少吃。炒菜时油不要放得太多,研究表明,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的发生都与脂肪摄入太多有关。
9、不要图便宜买不新鲜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魏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