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2023-3-3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人类的健康,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危害较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脑卒中概述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脑组织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占到 75%,包括脑动脉供血不足、TIA、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卒中占到 25%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二、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首先,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我国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患患者数增加较多。并且脑卒中还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一旦患病,很容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说话不清楚、大小便失禁等,这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其次,脑卒中的死亡率还比较高,有研究发现,脑卒中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肿瘤的死亡率,排在第一位。另外,脑卒中的复发率高。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后续没有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会极大提高复发几率。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三、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对于之前存在脑卒中家族史的人来说,患有脑卒中的风险要大于其他人。遗传因素是不能通过干预来避免的,但是存在家族史的人群平时可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2、年龄和性别

年龄和性别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在临床上,脑卒中的男性患者人数要多于女性,所以男性平时更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避免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这样也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患病率也在增长,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平时要做好身体的养护工作,尽量避免患有脑血管疾病,否则很容易会造成脑卒中。

3、疾病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白血病、肿瘤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生。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这些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患有脑卒中的风险也逐渐升高,疾病因素是所有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因素中最危险的因素。所以,对于存在以上疾病的人群,在患病后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否则有很大的风险会发生脑卒中。

5.其他因素

吸烟、喝酒都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同样也会增加人们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另外,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肥胖、情绪激动也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原因。平时多注重自己的饮食调养,避免情绪过于激动,通过自己的调整,有很大的概率可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季节和气候发生变化也会增加人们患有脑卒中的风险,在气候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地采取措施做好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1)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a.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b.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c.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防治糖尿病;d.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2)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a.饮食要清淡;b.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c.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喝酒、久坐等;d.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e.老年人应防止体位改变、便秘;f.注意气候变化;g.每天饮水要充足; h.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i.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冲动暴躁;j.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综上所述,脑卒中也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改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对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上蔡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周贺伟)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