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是什么意思?要做好哪几点

2023-2-2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围术期是指在患者从进入外科病房准备手术直到康复出院的整个时间段,而围术期护理就是指在这段时间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外科疾病患者因对手术的恐惧、手术过程的顾虑和术后并发症的担忧等,易在围术期出现焦虑、悲观等情况,这种时刻围术期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心理疏导 

以患者为中心是护理服务的宗旨,是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护理服务观念的转变提高护理质量的要求。由手术或术后并发症等引起的各种情绪和心理反应,是外科患者在围术期极为突出的护理问题。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通过心理指导,使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减少,以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适应手术。

二、术前准备 

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在手术前期要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注意患者的休息情况,预防感冒,术前至少两周停止吸烟。同时注意饮食方面的护理,养成均衡、合理的饮食习惯,注重多吃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三、术中护理

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尽量采取措施使患者体温处于常温中,手术时,让与患者关系良好的责任护士护送入手术室,建立信任关系,疏通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使患者心态平和。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舒适及放松程度,同时保证手术视野的暴露,方便医生操作。

术中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患者有不适情况或者突发情况产生,立刻采取手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术后护理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麻醉恢复情况,大手术后一般每15~30min就要对脉搏、血压、呼吸进行一次测量,至少连续4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持续观察。小手术后可每1~2小时对脉搏、血压、呼吸测量一次,平稳后可改为每4小时一次。体温一般保证每2~4小时测量一次,及时发现异常,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处理,注重消毒,避免足癣、皮肤损伤、压疮等感染灶的发生。精细化疼痛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度,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提早出院。

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鼓励患者早日下床锻炼,适当的活动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准备出院计划,出院计划的目的是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保持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实际上出院计划的制定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即已开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围术期护理手段已经越来越成熟,护理质量已经从满足最低标准(治愈疾病)的角度发展到提供临床有效、高效和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满足患者期望。

(信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林艳)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