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良性肿瘤种类及治疗方法
2023-2-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食管里长了肿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食管癌。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严谨的再多问一句:除了食管癌,还有别的可能吗?食管里的肿瘤有恶性,也有良性。这一篇科普食管良性肿瘤。食管良性肿瘤相对于食管癌而言十分少见,仅占食管肿瘤的1%,发病年龄也较食管癌小,通常症状不明显,病期较长。那么,食管良性肿瘤的常见的疾病有哪些?主要治疗方式有哪些?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常见的疾病:
食管平滑肌瘤:约半数平滑肌瘤患者完全没有症状,因其他疾病行胸部X线检查或胃肠道造影而被发现。即使有症状也多轻微,最常见的是轻度下咽不畅,很少影响正常饮食。病程可达数月至十多年,即使肿瘤已相当大,因其发展很慢,梗阻症状也不重。进食哽咽可能是间歇性的,其严重程度与肿瘤大小和部位并不完全平行,主要取决于肿瘤环绕管腔生长的情况,与肿瘤表面黏膜水肿、糜烂有关。少数患者诉疼痛,可为胸骨后、胸部、背部及上腹部隐痛,很少剧烈疼痛。
食管乳头状瘤: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上腹部症状居多,如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尚有便血、缺铁性贫血。呕吐为主要症状者少,患者往往因胃部疾病做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
食管血管瘤:食管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因瘤体生长在食管黏膜或黏膜下层,并突向腔内,有症状的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吞咽不适、吞咽困难和胸骨后不适感。食管血管瘤有潜在的破裂出血的危险,但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很少发生自发性出血。有的患者可因偶吞尖锐异物刺破血管瘤而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食管息肉:食管息肉较少见,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有吞咽困难,胃内容物的反流以及体重减轻等,有些患者会有胸骨后疼痛。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食管腔梗阻或大部分梗阻,由于食物刺激或息肉发生恶变,常在息肉表面形成溃疡,合并出血时患者可出现呕血或黑便。
食管囊肿:食管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的大小及部位有关。巨大的食管囊肿可占据一侧胸腔,压迫或阻塞呼吸道,尤其在胸腔入口和气管分叉部位,可造成明显的呼吸道受压症状。临床上表现有喘息、呼吸困难和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在幼儿严重者可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死亡。当囊肿穿破气管或支气管,可继发引起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主要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外科手术治疗。外科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固有层起源的肿物,或黏膜下肿瘤可疑恶性者。血管瘤因有恶变可能,一旦发现以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为宜。手术和径路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是否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定。常用黏膜下肌瘤摘除加肌层修补术,病变较大或恶性病灶则需行食管胃部分切除和食管重建术。
2.内镜摘除术。对于有蒂的食管良性肿瘤可在内镜直视下通过高频电凝圈套摘除。若病变较大可通过分段切割将其摘除;因食管乳头状瘤普遍认为是癌前病变,对病变较小者也应活检摘除或氩气凝固灼除;对于黏膜肌层起源的平滑肌瘤或其他良性肿瘤,若病变明显隆起者可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多数情况采用黏膜剥离切除。
总之,如果良性肿瘤很小,没有引起特殊不适,那么也可以动态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肿瘤不断增长,这也是治疗的指征。不同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同,但无外乎内镜下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 吴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