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胆囊疾病靠谱吗?

2023-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在胆囊疾病诊断中,常规2D超声检查缺乏血流灌注信息,其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如胆囊占位性病变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癌等。胆道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胆囊癌,在消化道癌中已占第5位,可发生在胆囊底部、体部、颈部及胆囊管等部位。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引起了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度重视。胆囊癌的病因至今没有明确,目前公认的胆囊癌癌前病变是不典型的胆囊黏膜增生和胆囊腺瘤。因此,提高存活率对于早期诊断胆囊癌癌前病变极为重要。

1、超声的概述

超声波的功能和效果是由其三种功能机制决定的:1)机械作用:能促进局部和软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局部的循环;2)温热作用:利用超声波能量被软组织吸收而产生热量的原理,改善软组织在不同区域的吸收能量,尤其是骨骼、脂肪和肌肉的吸收,从而达到温热效果;3)物理和化学作用:超声波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达到定向治疗目的的同时,还能促进外源性药物的定向输送。还有超声波在机体康复中的重要应用,如弥合作用,空化作用,消炎止痛等。

2、胆囊占位性病变

胆囊占位性病变属于一种广泛的概念,凡是在胆囊内表现出相关异常的疾病都可以统称为胆囊占位性病变,胆囊占位性病变包括两种类型: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胆囊癌。当诊断为胆囊占位性病变时,可结合肝胆CT、磁共振、平扫加增强、肿瘤标志物、胆囊癌高危因素病史等信息,通过进一步的肝胆彩超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变的性质。若胆囊占位性病变为良性病变,则需视病情轻重而定是否需要就诊。若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直径>1cm或有钙化胆囊壁、瓷化胆囊、明显增厚胆囊壁、腺瘤等情况,则属于癌变的高危因素,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如未达到上述指标,可密切观察随访,肝胆彩超一般每隔0.5~1年进行一次,对病变的大小、生长速度等进行评估,若有异常变化,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可进一步评估。如果占位性病变是恶性病变,如胆囊癌等,治疗方案需要按照肿瘤分期来制定。针对早期的胆囊癌,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对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来说,要想抑制肿瘤生长,改善生存质量,可通过进一步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中晚期胆囊癌的预后较差,通常存活时间较短。

3、超声的优势

超声波由于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除了是一种实时性的检查外,它更方便、快速、安全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检查,性价比更高。除此之外,超声对结石的敏感性高,它对结石的大小、结石的数量、结石的形态及其所在部位都能做出准确诊断,甚至还可发现早期没有临床症状的结石,因此超声技术是健康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医生也可根据结石大小、回声及声像图进一步评估结石的类型,便于临床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超声对胆囊疾病的诊断,如胆囊结石及息肉各类病变的准确性优于CT和核磁,目前超声已经和X线CT,核素显像,MRI成了我们影像学的四大最常用的手段。

4、胆囊诊断标准

对于超声下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诊断标准,首先患者在做超声检查时,若发现胆囊内回声较高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并伴有后方声影。另外,患者在体位改变后,出现高回声肿物的活动,这种情况下患者多诊断为胆囊内的结石,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如果其直径较小,则可以考虑继续观察,如果患者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或反复发作合并胆囊炎症,则需根据情况建议患者施行腹腔镜下的胆囊摘除手术。若患者进行手术,在术后还需注意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动物内脏、海鲜类鱿鱼等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长期高胆固醇饮食,易使患者患胆管结石的风险增高。

5、超声诊断胆囊疾病靠谱吗

超声检查胆囊,当然准确,以超声检查为主,在进行胆囊超声时患者必须空腹,因为进食后胆囊萎缩,会致使超声图像不清晰,无法看清胆囊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诊断的准确性。建议患者在检查前一晚8点后避免进食。

(中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吴国丽)

责任编辑:安笑妍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