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2023-1-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生活中遇到大便出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最近上火了或者是得痔疮了。其实不然,大便出血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如痔疮、肛裂、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都会引起大便出血。尤其是直肠癌早期与痔疮症状相似,若是没有及时被发现,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癌变。因此,大便出血要警惕,早筛很关键。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早筛的意义及早筛都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多数与消化道的出血性疾病有关,常见的有痔疮、肛裂、肛瘘、直肠炎、结肠炎、直肠息肉、结直肠癌、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钩虫病、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肠套叠等、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败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血友病、白血病等。由此可见大便出血不简单,关乎全身健康,需要大家警惕起来。如果生活中发现有大便出血的情况,患者切勿拖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只有弄清楚出血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能有效治愈疾病。
早期筛查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种疾病,越早发现进行治疗,对于预后的效果越是有利。尤其是直肠癌早期与痔疮症状相似,若是不经过专业的检查,是无法辨明的。如果任其发展,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果是很严重的。反之,若是在早期筛查中发现癌前病变或者肿瘤,及时采取根治性治疗,可以提高直肠癌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建议有便血情况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直肠癌筛查。对于无便血症状的健康人群,但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或者直系亲属有直肠癌病史的,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直肠癌的筛查。
直肠癌早期筛查都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对于直肠癌早期筛查,建议患者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检查。一般先进行大便潜血检查,因操作简单,常被用作为直肠癌的初筛手段。如果发现大便潜血检查呈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来协助明确诊断。比如说直肠指检、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对于怀疑有直肠癌的患者,建议做直肠指检协助诊断。直肠指检是早期筛查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的直肠癌可以在直肠指检时被诊断出来。这是因为我国直肠癌的情况比较特殊,多数的直肠癌患者都属于低位直肠癌,做指检时医生可以摸到直肠的下段判断出肿块的大小,进而确诊是否患有直肠癌。当然也有少部分高位直肠癌或者中位直肠癌,在做指检时检查不出来,建议患完善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对于疑似直肠癌的患者,通过肠镜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医生通过肠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肠道内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数目,并且可以钳取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分化程度。肠镜检查多用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很多疾病都能够引起大便出血,但是具体是哪一个疾病引起的,这就需要做专业详细的检查才能确诊。尤其是目前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确,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需要进行早期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