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职院附属医院:全力以赴为新冠感染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
2023-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朱晓红 陈燕丽 黄金威
“发热门诊需要支援”“内科爆满了”“重症监护室人手不够”……这是所有医疗机构当前的状况。“轻伤不下火线!带‘阳’上班,坚守在岗!”“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这是近期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2022年12月31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命至上,全力做好新冠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新十条”优化措施调整以来,新冠病毒感染叠加冬季呼吸道感染病进入高峰期。连日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一再冲上新高峰。压力大、风险高、任务最重的一次疫情大考,该院党委靠前指挥,全院干部职工树立“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的思想,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力做好新冠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该院第一时间成立救治领导小组,优化门急诊就医服务流程,开放全院所有病区跨科收治患者,积极推动工作重心由防控感染向医疗救治转变,由降低感染率向降低危重症死亡率转变。
该院领导着力指导各科室开展跨科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病科等专科对口指导其他科室新冠感染患者的收治诊疗,做好病情预判和抢救预案,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和抢救能力,减少重症和并发症死亡率。
紧急进行医疗物资、药品储备,做好随时开展救治的应对准备。同时,加强全体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该院医务科、护理部综合协调,紧急调配人手,支援发热门诊、内科病区、急诊科等。目前,该院所有病区均收治新冠感染患者,所有医护人员不讲条件、不惧辛苦,以全力救治病人为第一位。
他们,正常诊疗的背后,是默默地坚守!牺牲休息,放弃回家,甚至不顾自己的健康,为新冠感染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
急诊科:勇挑重担,生死急救
急诊科,是急症患者来院就诊的最前沿,也是疫情防控的风口浪尖。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关键时期,该院急诊科医护团队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平均每日接诊患者近200人。
EICU的医生付向阳高热39度多,一边输液一边给病人开医嘱,他已经忙碌一天了。护士方听政从EICU开始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到现在,连续十余天都没回过家,吃住都在医院,只为了多分担一些,让其他同事能够回家休息。
护士长曹蕾带病上班,没有休息一天,累得晕倒在电梯,被其他人送回,也只是在桌上趴一下,就又投入工作。
呼吸内科:不顾一切,全力救治病人
自2022年12月7日,呼吸内科病区入院患者急剧增加,几乎全部为新冠感染患者。病房住满,走廊加满病床,依然不能满足每日病人就诊需求,又见缝插针加满了凳子,供给轻症感染患者使用。
科内医护人员相继全部感染,高热、咽疼、咳嗽,人员严重不足,四名医生既要轮流在门诊坐诊,又要分管90多名病人,还要参与每日大量的会诊。病区七名护士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护理病人,门诊一个诊室每日接诊病人都在100多人。
退休返聘的芦学秀医生坚守岗位,直到累倒住院治疗,病情稍微好转又立刻投入工作。付士玲主任和柴玉生、陈海明医生感染后即使高热也没有休息一天,仍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心血管内科:“云诊疗”超暖人心
为方便患者咨询健康问题及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慢性病“老病号”及时购药,心血管内科主任胡兵积极开展“云诊疗”网上免费问诊,让患者能及时问诊交流。
心血管内科的现状,连走廊都加满了病床。
心血管内科医生许华娟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连续发热4天,仍带病坚持工作。值夜班的时候许医生更是发热到39度,浑身疼痛,可就是这样,她也没有退缩。她说:“这几天大家都不容易,我还能坚持一下,我的患者需要我!”
肾内科:钢铁铸就巾帼精神
该院肾内科4名女医生:尤云、崔青丽、郭珊珊、侯玉,她们既要负责肾内科门诊值班,又要治疗肾内科病区70多名住院患者,还要负责血液净化室200多名透析患者的救治!家里都有老人孩子,为了救治患者,4名女同志几乎吃住在医院,带病坚持工作。近60岁的护士长孙莉,忙到没有休息的时间,直到剧烈咳嗽不止,CT检查发现她重度病毒性肺炎,也就是俗称的“大白肺”。此时,她才住进病区治疗。
看到她们憔悴的面容,疲倦的身躯,真的是于心不忍。她们没有铁打的身体,只有钢铁铸就的巾帼精神而已。
重症监护室:托起患者生的希望
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猛涨,重症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几乎全员感染,在重症科主任王坤的带领下,科室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每天超负荷工作,他们不敢倒下,也不能倒下,因为,他们是重症患者最后的希望。
影像科:“黑白”世界的战“疫”勇士
一台CT,一天300多名患者。每天影像科过道都排着长队,全科同志在都感染了新冠的情况下坚持带病工作,无一人退缩、无一人怨言,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践行白衣天使的使命,这是一群“黑白”世界的战“疫”勇士!
还有无数的他们……
神经内科病区,医护人员正在忙碌的工作中。
下午一点多,该院皮肤科病区医生办公室,医生张作军、曾庆伟、王晓雨一边输液一边工作,办公室内咳嗽声此起彼伏。大家带病坚守岗位,奋战在临床一线,此时还未顾上吃饭……
该院儿科主任王湘蓉顾不上照顾家中80多岁感染新冠的父母,即使自己也发热,依然坚守在儿科门诊;吴娟、张兰、刘玲、柳青、陈双双等护士长连续几天几夜坚守在病区;耳鼻喉医生张萍感染后十多天未恢复,手上扎着留置针坚持上夜班;神经内科护士彭艳宇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儿科夜班护士彭梅梅疼到直不起腰,坚持为病人配药;泌尿外科护士胡馨云高烧上班,因体力不支摔倒磕着眉弓,缝了几针,简单处理后贴个创可贴又继续护理病人……
还有许多许多……这些医护人员,让人敬佩,让人感动!
该院表示:“三年来,面对新冠疫情,附院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三年后,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附院人坚守岗位、迎难而上,凝聚起强大合力,筑牢疫情防控救治的坚强战斗堡垒。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这是附院人的责任与担当!”
为大家加油!一起期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