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进食需要注意哪些
2022-12-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民以食为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进食和吞咽是人类个体生存的本能和味觉的享受。吞咽障碍的出现,使得这一本能丧失,导致食物不能安全、有效地经口腔输送至胃,造成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文献资料显示,美国60岁以上、一般状况显示正常的老年人中,约50%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美国每年因吞咽障碍噎呛致死者超过1万人。我国的资料显示,中国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与国外相似。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疾病伤害的增加,包括咽和食管功能异常及结构性病变所致的吞咽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吞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医疗的一项重大责任和新热点。
吞咽障碍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是指食物经口到胃的生理过程发生障碍。吞咽障碍的症状因发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轻者仅感吞咽不畅,重者可引起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等不良后果。
吞咽障碍的常见症状及体征表现为:流涎、食物溢出,饮水呛咳,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鼻腔反流,食物残留或有哽噎感,进食后声音嘶哑或低沉,进食后突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严重时有发绀,进食时胸口有食物堵塞感等。长期可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发热或吸入性肺炎等。
以下4点建议,让吞咽障碍患者能更好、更顺畅地进食,享受美食。
1、进食体位
因为口、咽吞咽困难常同时存在,所以体位选择既要有代偿作用,又要安全。体位选择并非完全一致,可根据实际操作因人而异。一般认为躯干与地面呈45度或以上角度最安全。或者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前屈,偏瘫侧肩部垫起,喂食的人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
如果患者不能坐起,则可采用吞咽器官的健侧卧位。
有的患者舌肌无力明显,不能完成口期推送食物进入咽部的过程,而咽期又相对正常,可能会采取仰卧位进餐,当患者坐起时,反而由于食物无法送入咽部,吞咽启动困难,而表现出明显的进餐困难。针对这种患者,可以采取半仰卧位,床头适当抬高,既保证食物能随重力进入咽部,又减少误吸的风险。
2、喂养的方法
如果患者能够自己动手进餐,尽重让患者自己进食。如果由于神经功能缺损,需要他人进行喂养时,专业人员要对喂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保证喂养安全。首先应掌握喂养时患者体位的摆放,然后注意尽量保证患者注意力集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够积极配合。在喂养时,注意每一口的量不要过多或过少,如果一口量过多,会从口中漏出,或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吸;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正常人一口量约20ml,患者一般先从少量开始(1—5ml)。食物应从中线上提供,以便患者能嗅到、看到,匙入口后,坚定地在舌前1/3向下后压,并倾出食物,然后迅速撤出,立即闭合其唇和下颌,使头轻屈,以利吞咽。
3、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使患者能集中注意力进餐,减少误吸。如果需要控制患者的一口量时,采用勺子喂养可以避免,患者用吸管吸取多量的液体或食物而增加误吸的危险。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认知功能良好,吸吮功能及口功能良好,则可在说明一口量的情况下,让患者自己用吸管吸取液体或食物,小心吞咽,
4、进食的器具
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餐所用的器具有特殊要求。推荐使用小的表浅的勺子,容易将食物送入口腔内而不需要张口很大,而且可以限制一口量,不至于太多而造成误吸。如果患者张口困难,则可以选择奶瓶或者注射器将糊状或液体食物送入口腔,以利于吞咽。在使用水杯时,可以采用杯沿一侧高,一侧低的特制的杯子,或者带有切口的纸杯子,使用时有助于防止颈部过于伸展,可以避免仰头吞咽而减少误吸。
加强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吞咽障碍患者会有极大的改善。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