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蜂蜇伤后这么办?
2022-12-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每年夏秋季(8—10月)是蜂蜇伤的高发季节,其中又以胡蜂蜇伤最为严重,蜂毒能对人体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处理不及时或者未及时就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胡蜂蜇伤病死率可高达4.48%,换句话说,20个被胡蜂蜇伤的患者就有一个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掌握蜂蜇伤后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关节时候可以救命,今天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谈一谈蜂蜇伤后的急救常识。
蜂蜇伤是被蜂(如蜜蜂、大黄蜂、胡蜂等)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
蜂蜇伤后的临床表现:
(一)蜇伤部位的表现:蜇伤后出现疼痛、肿胀,12-48小时加重,波及范围扩大,可溃破形成不同大小的溃疡面。
(二)过敏反应:出现在蜇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表现为迅速扩大的皮疹、憋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部分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是早期支气管痉挛、窒息、肺水肿、致死的主要原因。
(三)溶血:尿呈茶色到酱油色,腰痛、肾功能改变,后期可表现不同程度贫血。
(四)肾脏损伤:可因毒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或因溶血造成,表现为全身水肿、少尿、肾功能改变。
(五)肝损伤:多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肝细胞坏死,表现为肝损伤相关的血清酶升高。
(六)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不同毒素所致的改变不同。
(七)常见暴力部位在头部、颈部、手背部和小腿等。头颈胸伤者较严重。
蜂蜇伤的急救方法:
蜂蜇伤后的24小时内为早期,越早处理越好,尤其是6小时内,又称“黄金6小时”。
1.绷扎:四肢的严重蜇伤,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近心端,每隔15分钟放松1分钟,绷扎总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2.拔除毒刺: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若扎入皮肤的毒刺还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应加重,可以用尖细的针头或刀尖挑出毒刺和毒腺。不能用汞溴红溶液/碘酒之类涂擦患处,会加重患处的肿胀。
3.中和毒液:蜜蜂的毒液呈酸性,可选用肥皂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选用硼酸粉或食醋洗敷患处,以减轻局部症状。
4.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消散炎症,红肿严重伴水疱渗液,可用3%硼酸水溶液湿敷,疼痛严重时可酌情使用止痛剂。四肢被蜇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或局部应用蛇药。
5.保持呼吸通畅: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畅通。
应当注意的是,若蜇伤部位超过10处,无论有无其他伴发症状,均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防止后期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保持呼吸畅通。
预防
远离蜂虫,切勿追捕,拍打,防止激惹激怒蜂虫,在屋檐下发现蜂巢,需戴好防护及时摘除,切勿在没有防护措施下戏弄蜂窝。
从上面科普的内容可以看出,蜜蜂虽小,但被蜂蜇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哦,今天的关于蜂蜇伤的急救常识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熟悉掌握,你学会了吗?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