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共振检查的区别
2022-12-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往往会让你去做一个“X光”“CT”或“核磁共振”。这些长相差不多的医学影像设备,却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为什么有时做“CT”,有时做“核磁共振”?是不是最贵的才是最好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三者的区别。
X光检查
原理:利用一种穿透性较强的射线进行扫描,影像是一幅二维重叠影像,身体前面和后面的组织器官被重叠在同一个平面上成像,可以看成是人体的平面透视图。X光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体检和疾病初步筛查当中,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
优点:扫描速度快、价格低、辐射相对较小。
缺点:由于是重叠影像,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病变被正常的组织所掩盖,从而造成误诊或漏诊,有时需要多次拍摄X光才能清楚地看到。
辐射:一次常规的X光胸透辐射量为0.01~0.15毫西弗特,和坐一次20小时飞机接受的辐射差不多。
CT检查
原理: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一个接一个地断面扫描,有点像切片面包,把组织结构一片片切开来看,从物体横断面切片观察,可以看到内部细微病变。CT可以看成是人体的分层切片图,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器官病变的检查当中。
检查病症:CT更适合检查骨骼、脑部出血、肺部、心脏。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有很大的价值。
优点:扫描速度快,器官和结构显影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能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并可进行不同平面的重建。
缺点:成本贵,和X线拍片的辐射剂量相比通常更高,对软组织显影和分辨率不高。
辐射:一次对胸部的CT扫描,辐射量达到10~15毫西弗特,差不多是X线的10倍。
核磁共振检查
原理:利用较大磁场观察人体中水分子的运动,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成像,可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可以看成是人体的三维透视图,属于更高级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器官疾病的检查当中。
检查病症:除了脑出血以外,脑子内的其他病变、内脏器官以及肌肉、关节、韧带等(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心脏、大血管等实质器官),都适合用核磁共振来检查。
优点:无辐射,能获得多方位的原生三维断面成像(即任何平面或多角度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
缺点:成像时间较长、检查费用高、禁忌证较多。
辐射:与X光和CT拍片不同,核磁共振在检查过程中没有用到X射线,不会发出电离辐射。
简单来说,以上三种检查方式在临床上应用都比较广泛。X光和CT检查可以观察骨骼系统病变,CT和核磁共振可以观察神经系统病变,且核磁共振在观察软组织病变中占主要优势。而X光和CT会产生电离辐射,而核磁共振不会产生辐射,对人体没有损害。
小贴士
1.在医院进行放射学检查时,我们要注意选择检查室内的防护用品,如:铅围脖、铅衣、铅围裙、铅眼镜等,以避免甲状腺、生殖器官、眼睛等重要部位受到辐射照射。
2.做核磁共振当天去医院时,应该穿棉质衣服,身上和衣服上均不能有金属物品,如果有项链,金属手表、金属假牙、义眼等,在进入检查室之前都需要摘下来。
3.如果曾经做过手术,体内安置有金属支架、心脏起搏器等,不可以做核磁共振。如果有上环,需要先把宫内节育器取出来才行。
4.如果是在胸腹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不要紧张,注意调整呼吸,检查时不要咳嗽,也不要做吞咽动作。
(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CT室 段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