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
2022-12-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烧伤是指因热力作用于人体皮肤引起的一种损伤,包括炙热的液体、固体或气体,以及火焰对人体造成的烧伤。而烫伤是烧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由热的液体作用于人的皮肤所引起的损伤,两者都属于一种热力损伤。烧伤、烫伤是家庭常见的损伤,预防是减少烧伤、烫伤发生率的主要措施,但多数人对烧伤、烫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了解较少。对此,本文对烧伤、烫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讲述。
一、烧伤、烫伤的严重程度分级
1.Ⅰ度烧伤:该程度烧伤对皮肤损伤较小,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存在轻微疼痛、红肿,且局部干燥,但无水疱。
2.浅Ⅱ度烧伤:该程度烧伤的局部皮肤红肿情况较为明显,且会有水疱形成,表皮脱落可见皮肤创面部位潮湿、红润。
3.深Ⅱ度烧伤:该程度烧伤表现为局部严重肿胀,存在小水泡,表皮去除后可见创面白中透红、微湿。一般在3-4周后可痊愈。
4.Ⅲ度烧伤:该程度烧伤较为严重,会对患者皮肤全层造成损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苍白,无水疱,局部感知功能丧失,无肿胀,但周围正常组织会出现肿胀,大面积Ⅲ度烧伤要愈合需进行植皮治疗。
二、烧伤、烫伤的预防措施
1.与火焰、开水等热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高温高热对皮肤造成损伤。
2.在使用高压锅等高温电器时应注意电器温度,避免用手触碰高热地方,并及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3.在煮饭或烧开水后揭开锅盖时应先向无人的方向揭开一条缝,待热气释放一部分后,再将锅盖完全揭开,避免热气对手部或脸部皮肤造成烫伤。
4.在拿取微波炉加热后食物时应使用隔热的布包裹拿取,避免对手部造成损伤。
5.应注意电击伤,将不用的插线板、电视电源等应及时关闭,避免引发电击伤。同时对婴幼儿应注意预防其使用针或小棍戳插座孔,引发电击伤。
6.注意热液渗漏,尤其在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温瓶等储存热液的物品时,应检查热水袋的开口是否封闭严密,有无漏水的情况.
三、烧伤、烫伤的处理措施
1.在发生低度烫伤、烧伤时应对伤口进行冷处理,将其浸泡于水中或使用冷水冲洗。若无法浸水时,可以将干净毛巾浸泡冷水后敷于伤口处。
2.立即脱去伤口处的衣物,若与皮肤粘连无法脱除,可使用剪刀小心剪开,或去除周围能够去除的衣物,并立即就医。
3.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盖住烧伤、烫伤部位,避免刺破水疱,或使用油膏、牙膏等涂抹伤口。
4.发生严重烧伤、烫伤时应立即就医。
综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火焰、开水等热源,避免触摸插座孔,并及时关闭电器电源,以此预防烧伤、烫伤。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