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尿培养
2022-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什么是尿培养呢?尿培养是用来干嘛的呢?尿培养具体怎么做呢,尿培养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培养主要是指对人体尿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通常情况是用来诊断人体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情况。在正常状况下,人体尿液中是不存在细菌的,一旦有细菌通过尿道入侵机体,并逆行进入人体的泌尿道,则会导致人体出现尿路感染情况。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状态,但是人体的外尿道通常会寄居一定的正常菌群,所以正常尿液病原体检查无临床意义。当尿液细菌培养的结果不超过1000个/mL则表示为正常标本;当结果显示1000~100000个/mL则表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情况,需要重新留样进行标本检验,或者过几天复查;当结果显示超过100000个/mL时则确诊为尿路感染患者,需要进行鉴别,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尿培养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采集尿液样本,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或者停用抗菌药物五天之后采集尿液样本,通常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进行检测,确保尿液在膀胱中的停留时间超过6h,确保细菌在尿液中大量繁殖。尿液细菌培养所采集的尿液样本需要收集在无菌容器中。
尿液样本的采集方法主要有:第一,清洁中段尿,采集晨尿中段尿作为标本,患者在检查前少饮水,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对会阴进行清洗,女性需要清洗大阴唇,男性需要翻转包皮仔细清洗,之后用清水冲洗尿道周围。排尿的时候收取中段尿液约5~10mL放置于无菌容器中,之后立即送检。第二,耻骨上膀胱穿刺,利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患者的耻骨上经皮肤消毒穿刺进入膀胱中抽取尿液,该方法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患者接受度较低,通常适用于厌氧菌培养或者取样比较困难的婴儿尿液标本。第三,直接导尿法,对会阴进行消毒之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患者的膀胱,以收取膀胱尿液,该方法可以减少尿液污染,有助于准确反映膀胱尿液感染情况。但是有可能会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中,出现继发感染,临床不推荐。第四,留置导尿管,消毒导尿管外部,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利用注射器穿刺进入导尿管吸取尿液,但是操作期间要防止混入消毒剂,但是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收集尿液。
二、当尿液样本采集之后立即送检,若不能立即送检,则需要妥善保存样本,室温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h,低温(4℃)保存的样本不能超过8h。值得注意的是,冷藏保存的尿液标本不能用于淋病奈瑟菌的培养。
三、实验室检查、涂片检查、尿路感染的标本可以直接进行细菌培养,不需要进行常规涂片。但是对于怀疑淋病奈瑟菌感染、假丝酵母菌感染或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本则需要进行涂片检查,进行革兰氏染色或者抗酸染色之后镜检。细菌培养,包括普通培养和特殊培养。普通培养主要是将收集的尿液样本混匀之后,用定量接种环蘸取尿液涂抹在麦康凯平板上,在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若24h后无细菌生长可以继续培养24h观察。特殊培养主要是针对不同感染菌进行特殊的培养检查。检查苛养菌感染需要采用导尿法采集样本,接种到巧克力平板上,放置于5%CO2环境中培养48h。观察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尿液培养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采用抗菌药物,尿频时膀胱内细菌停留时间较短导致细菌数量较少;尿液pH<5.0或者>8.5时会导致细菌发育受阻;病原菌发育条件较高,尿液中细菌受到营养物质的限制不能繁殖等也会导致假阴性。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检验科 王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