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术后,生活有哪些影响?

2022-11-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患者王大妈,以“突发性晕厥2小时”为主诉急诊入院,心电图提示:3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王大妈恢复良好,2周后顺利办理出院。王大妈问:“医生,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我还能像以前一样生活吗?”下面我就来回答一下王大妈的心中疑问。

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电池和电路组成)代替心脏起搏点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导管刺激心脏中仍具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的心肌,引起心房和心室相应的收缩,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称为人工心脏起搏器。

如果您经常出现头昏、乏力、心慌、胸闷、气短、呼吸短促、眩晕、黑懵、晕厥、易疲劳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心内科就诊,因为这些极有可能是因为心动过缓引起的,心动过缓会导致全身脏器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心动过缓有多种治疗方法,而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应用于临床已经60余年,为无数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同时也证明了其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下面我们从八个方面来重点讲解一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注意事项。

一、日常生活

术后早期3个月内,尤其是在伤口未完全愈合前,肩关节处应避免突然剧烈的甩手、外伸、外展、耸肩、扩胸、拍背等动作,以免电极导线滑脱及移位,术侧肢体肘关节以下部位可正常活动,可在家属协助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3个月后植入侧上肢可恢复正常活动,但应注意避免直接碰撞起搏器植入位置,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用植入侧手臂负重。

起搏器术后回家,早期要注意观察手术区域皮肤,注意切口周围有无出血、渗血、皮下淤血、皮下血肿、肿胀等,擦洗时勿用力揉搓,防止起搏器处皮肤发生破溃。伤口完全愈合后可以洗澡,建议洗淋浴,最好有家属陪同或者观察,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以10-20分钟为宜,依据自身耐受程度而定。

但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不代表心脏可以“万事大吉”,术后生活作息要有规律、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保证睡眠质量,身体锻炼要按医生指导量力而行,推荐如散步、慢跑等。在心脏无不适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做一些家务,促进家庭和谐,活动量以不出现胸闷、胸痛、下肢水肿为宜。

二、工作

一般情况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工作,除非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需要休息治疗;对起搏器依赖患者应避免在强电磁场的环境下工作:如高压设备、电视台/电台信号发射站、变电站、大型电动机、发电机等。也有一些设备起搏器靠近时有影响,工作时避免接触:如大功率对讲机、金属探测仪、链锯、电焊机、手持电钻等。但是不建议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或者剧烈运动工作,如高空作业、体育运动员等。

三、运动

起搏器患者可从事一般性运动,不必太限制,如:散步、高尔夫、门球都可以,活动量也是以不出现胸闷、胸痛、下肢水肿为宜。但须要注意:

1.应避免有猛烈接触或剧烈震动的运动:如:足球、篮球、马拉松、骑马、碰碰车等,以防撞击损坏心脏起搏器中的脉冲发生装置。

2.也要避免进行植入侧上肢重复性的肢体活动,例如拖地、游泳、打羽毛球、打网球等。

3.也要避免对起搏器有压迫的活动,如扛沙袋。

4.避免剧烈扩胸运动、突然牵拉活动或体位变动,以免直接性损伤引起电极导线断裂或起搏器损害。

5.活动时注意不要过分使用肩臂部位,术侧上肢避免上举,提重物,如:举重等。

四、电器设备影响

一般家用电器和日常办公设备很少有电磁干扰,只要正确操作和接触,都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可正常使用: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微波炉、电烤箱、电熨斗、剃须刀、遥控器,以及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脑等;目前市面大多数手机磁场弱,可安全使用,但是尽量放置在远离起搏器15cm以外的口袋内,拨打或接听电话时采用对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家用型治疗用电子设备时,请先携带该设备使用说明书咨询心内科医生。

某些地区会对起搏器产生严重影响,不可靠近:如高压设备、电视台/电台信号发射站、变电站、大型电动机、发电机等。

也有一些设备靠近时有影响,尽量远离:如大功率对讲机、金属探测仪、链锯、 电焊机、手持电钻、激光仪器等。

如果误入强磁场和高电压的场所,或者无意接触某种仪器引起胸闷、头晕等不适时,应立即离开或不再使用该种仪器,并及时就诊。

五、旅行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完全康复后,可以外出旅行,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均可,地铁、高铁、机场安检仪器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但起搏器能触发金属探测器报警,所以乘坐交通工具外出时,应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卡片注有姓名、年龄、安装起搏器的类型、型号、安装日期等,事先向现场安检人员出示,避免引起误会。如果发生意外,随身携带的起搏器植入卡也可以提供数据,方便就近就医检查。

六、医源性干扰

常见的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 核医学抽血检验、肺灌注/通气扫描、CT检查、X线等检查,以及口腔牙科钻、超声洗牙机等口腔科操作设备,一般情况下对心脏起搏器没有影响,患者在检查之前告知医生,基本可以放心检查或治疗。

非必须,通常禁做核磁共振检查,避免靠近高压电流、强磁场区域,告知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平均使用年限(一般单腔的寿命8年,双腔约6年);如需行外科手术,尤其使用电刀者,应将植入起搏器的病史告知医生。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患者或家属应将起搏器植入情况告知医生,治疗时可能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对起搏器产生不良影响。

七、患者自我保健

1.学会自测脉搏:每日两次,并作记录。每天安静时(特别是早上起床时)自测脉搏,然后记录,如安静时脉搏数少于起搏器频率5次/min,或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并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或者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2.若发生心悸、胸闷、头晕、黑曚、持续性呃逆、起搏器上的皮肤持续性跳痛或肿胀等,应立即就诊。

3.植入ICD患者,应避免游泳,高空作业及机动车驾驶,如发生电击治疗事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4.植入抗心衰三腔起搏器的患者,要坚持长期服用治疗心衰药物。

八、起搏器随访

1.随访内容:患者起搏器治疗效果的评价、起搏阈值、感知功能、电池状态(起搏器使用寿命的估计)等。其中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体外程控起搏器参数。必要时还需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片。

2.随访时间:说明起搏器使用年限,一般术后1月、3月和6月各一次,如无异常,之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至起搏器预计寿命前一年改为每3月一次,半年后改为每月一次。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高精密的电子设备,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临床操作技术,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它的工作性能依旧可能会受到强磁场和强电流干扰,如有不适,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请立即就诊!

(科普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杜晓佳)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