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门诊服务项目有哪些?

2022-11-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医疗需求逐步多元化发展,为提高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我国在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先后开展了特需医疗服务。特需医疗服务是指医院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为满足病患的特殊医疗需求而开展的不同形式的医疗服务,在服务设施、服务时间、生活照料等方面提供优质、便利、供自愿选择的、更符合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的医疗服务。特需门诊挂号以预约为主,方式有线上线下两种 ,预约挂号时,请提供患者本人的实名制就诊卡号和有效联系电话。对每位预约成功的患者,导诊护士都会在就诊前一天与患者联系,安排第二天的就诊时间和就诊流程。首次到院就诊的患者还需到门诊挂号窗口购买病历本。我国目前很多医院都开设了特需门诊,一般患有疑难杂症且需要及时享受到专业服务的患者,会选择特需门诊,节省等待时间。下面主要针对特需门诊护理服务项目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特需门诊、具体有哪些不同

特需门诊则为解决特殊治病需要的门诊,一般来说去特需门诊往往是有了疑难病症,一般特需门诊可以拥有星级宾馆的就医环境,绝对私密的一对一聊天式诊疗,各科专家随你选,和善的护士全程陪诊,候诊室里备有水、杂志、还有音乐,看病的时间随你自己决定。

1.概念不同

特需门诊就字面意思是解决特殊治病需要的门诊,为患者提供相较于普通专家门诊更优质、特别、周到服务的门诊。专家门诊就是由专家(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出诊的门诊。

2.服务方式不同

特需门诊是为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而设立的,有以下两种服务形式:(1)优先就诊,各专科均可优先就诊;(2)全程导诊,各专科均可优先就诊、检查治疗,并提供代交费、取药、收集检查结果、联系住院等服务。

3.看病时间不同

特需门诊一般一个专家一上午只看10个人,而专家门诊可能一上午是最少20个人,所以有些病人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有些问题不能很详细地向病人解释,但是专家都是一样负责任的,看病还是一样的,就是特需能比较详细地听专家的解释。

4.价格不同

一般的专家门诊大概是几元或十几元,而特需门诊价格会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价钱的区别很明显,为的是分流一部分患者,另外对病史比较长比较复杂的病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

5.环境的区别

特需一般是环境幽雅,人少安静,普通的专家门诊是人流穿息。

二、特需门诊服务项目有哪些

特需医疗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特需门诊)不同于普通门诊和名老专家门诊,特需门诊面对的是患者要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特需医疗服务,同时患者追求的是高品质、高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具有如下特点:

1.技术优秀

特需门门诊的医师均精选院内医术精、医德高尚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患者通过特需门诊可以自己选择哪位专家进行接诊,并且可以在接诊过程中就病情与专业进行深度的沟通。

2.环境优美

特需门诊诊区拥有优质、舒适的特点,且诊区配置音乐、电视、空调、沙发,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体验。

3.服务优质

特需门诊提供专门导医服务,为患者节省了检查、检验的时间,并通过协助患者建档,对患者的病理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跟踪随访,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在特需门诊还将免费为患者提供咖啡、茶点及书报等;提供报告邮寄服务,为患者朋友提供一站式服务。挂号不用起早排长队检查不用再等很长时间。

4.全新模式

特需门诊以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变以前的单一诊治疾病模式为现在的疾病诊治、疾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比如说有些肿瘤患者病情比较复杂,为了能享受到更专业、医疗水平更高的大医院医疗服务,但实际经济条件也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在看病过程中心里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导诊人员或护理人员如果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性价比最高、最优质的服务,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患的心理负担。

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就医需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很多医院近几年陆续增开特需门诊,为广大病友提供服务。各专科出诊专家将根据病友个性化需求安排检查、解读检查结果,并提供诊断及治疗建议。对于是否需要看特需门诊,医生建议,初诊挂普通号,在看过其他医生、做过很多检查、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再挂特需门诊。专家门诊可能一上午是最少20个人,所以有些病人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有些问题不能很详细地向病人解释,但是专家都是一样负责任的,看病还是一样的,就是特需能比较详细地听专家的解释。

(科普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门诊 郭栋)

责任编辑:杨小玉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