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称,内黄大枣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历代帝王之贡品。
十年前的内黄县人民医院地处老城区,交通拥塞、设备陈旧、人员结构单一。该院区占地只有20余亩(1亩=6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只有10000余平方米,床位仅有200余张,年业务收入不足5000万元,发展后劲不足,人员思想僵化。这所于1949年建设的医院,在当时遇到发展瓶颈期。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强调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健康。
抓住医改的大好时机,壮大县医院,成为该院领导班子一直思索的问题。十年来,该院在院长付保恩的带领下,全面深化医改,优化调整内部结构,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办院规模得到有序扩大,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管理效能得到跨越式发展,该院驶入了高速发展“快车道”。
该院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县域医疗中心”“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重点民生实事50个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医院”“全国第二批符合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2021年12月,该院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2022年7月,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评为“优质医疗服务标杆”单位,位列全省县级医院第一方阵,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如今的内黄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该院总占地面积150余亩,总建筑规模达75000余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拥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256排CT、1.5T核磁共振、全数字化平板兼容型血管造影机、600D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3.0T核磁共振、西门子四维彩超等各类先进医疗设备百余台。
学科建设跑出“加速度”
付保恩认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发展业务的抓手。
十年来,如何在新时代的医改浪潮中,开拓新局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勇立潮头,内黄县人民医院将突破口定位于学科建设。该院致力于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年来,为了提升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内黄县人民医院把提升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救治能力作为重要战略。该院倾力打造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大大提高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工作效率。
在发展模式方面,该院从注重规模扩大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和重视技术创新方面,先后建立了ICU(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CCU(心脏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等重症监护室,使急危重症医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
十年持之以恒,十年终磨一剑。该院员工不忘医者初心,锚定目标,不断发力,为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征程上跑出了与时俱进的“加速度”。
十年来,该院学科建设和标志性技术应用取得新突破。该院与北京、郑州等地三级甲等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外引内培”机制,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强化专科建设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该院相继开展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动脉拉栓术,膝、髋关节置换术,腹腔镜下卵巢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清扫术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
仅去年一年,内黄县人民医院便成功开展各类手术达6544例,其中全年开展三级手术达2770例,四级手术达699例,手术单项业务增长为21.49%。
人才建设打出“组合拳”
人才就是医院的未来。十年来,内黄县人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人才分层次管理,有目标、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分层次管理措施。该院把医院需要的人才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育出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力打造在全县有影响力的名科、名医,让一批医德好、学术高、业务过硬及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十年来,该院调整人才结构,提升高层人才比例;大力发展人才兴院战略,选派优秀中青年医生到北京、郑州等地的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省级培训班,拓宽并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有效促进了各项学科发展。
“十年磨一剑”。该院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持续开展全员业务大练兵、岗位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挑战手术极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该院在职职工有79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11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228人,硕士研究生达11人。
智慧医疗提升满意度
打造一所现代化的智慧医院,一直是付保恩带领团队努力的方向。
十年来,为了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模式,该院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了“一体化数字医院建设”,一大批信息化软件应用于医院行政、医技、临床等科室,实现了较为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在缩短患者缴费等候时间的同时,还方便了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系统、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全成本预算系统、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预算系统的上线,有力地提升了该院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该院已建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建起了与各级乡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实现了线上诊疗。2021年10月,该院历时2年时间倾力打造的五级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应用于临床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该院的现代化病历书写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差错率。
如今,患者只需要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线上挂号、就诊、检查、支付、拿药及结果查询等愿望;医生远在千里之外,便可查看到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遥控开具诊疗检查单、医嘱及病历单;医院管理层坐在办公室便可实时动态查看一线患者的住院情况。2022年7月,该院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提升医疗服务单项举措标杆单位”。
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可为干部职工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内黄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医院精神与文化的塑造、培育过程中,坚持党建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有人文温度和医学情怀的医院。
付保恩认为,作为一所现代化医院,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医院的文化建设不应仅停留在墙上的标语、嘴上的口号上,而应厚植于脑、融合于心,变成每个员工无须提醒的自觉行为;让文化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作用,在制度止步的地方崛起,并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优势。
正是有了一个强大的文化载体,才让这个集体焕发出精神与活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3年来,该院医务人员始终践行医者担当。在新一轮疫情呈多点暴发时,该院医务人员从不畏惧艰难困苦,总能一往无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先后驰援郑州、安阳、汤阴等地;在院内防控、临床阵地、隔离观察、核酸采集等“阵地”上表现突出,获得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数十项。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付保恩说,全院职工将携手共进,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守望初心,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己任,续写医院发展新篇章,打造内黄医疗“新高地”;全力推进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坚决守护好内黄县人民群众的健康!(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董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