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时夏正好,归来秋意浓
——记汝南县人民医院援琼援川核酸检测队员王松
2022-10-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本报记者 丁宏伟 通讯员 李卫 魏晓
43天!从海南省三亚市到四川省都江堰市,跨越山海,千里驰援。9月26日,在完成集中隔离后,汝南县人民医院援琼援川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王松在阔别家乡50天后,平安归来。

8月7日,汝南县人民医院接到驰援海南省核酸检测的通知,疫情就是命令,医学检验科王松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安排好家里、收拾好行李,于8月8日带着院领导和科主任的嘱托,记着家人和同事们牵挂,踏上了援琼的道路,并于当晚到达海口登迈县。

8月9日接到上级任务,王松跟随河南省援琼核酸检测队一起转移到海南省疫情最严重的三亚市,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安排,不管是在一区的试剂配置,二区的加样和标本处理还是三区的扩增、结果报告,都留下了他和队友们忙碌的身影。在援琼的这段日子里,王松和队友们为保证工作效率,5个小时一换班,使检测效率最大化,为整体疫情防控工作争取了大量时间。日常工作中,王松和队友们除了要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还需要克服台风、暴雨和高温高湿等气候困难。在封闭狭窄的气膜舱里,汗水辣了眼睛、雾气模糊面罩是家常便饭,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一刻不停地重复动作带来的多处疼痛,圆满完成206余万管的核酸检测,为三亚的核酸检测按下“加速键”。

9月5日在圆满完成援琼任务后,王松所在的河南省核酸检测队又接到转战成都的任务,抵达都江堰市的当晚,医疗队接管了核酸检测基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王松和队友们用20个小时就建好了核酸检测气模移动实验室,除了吃饭时间,基本都在气膜方舱实验室里度过,加样、提取、扩增……每天都有近10万管核酸样本等待他们检测、上传信息,常常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队友们忙而不乱,积极配合,用责任与病毒较量、用专业与时间赛跑,以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圆满完成检测任务,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在成都王松和队友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佳节。援川的14天里他们共计完成了130余万管的核酸检测,跑出了河南速度,更彰显了河南人风采,汝医人的荣光!
在三亚和成都的43个日日夜夜王松和队友们奔赴多地,检测任务“零差错”、职业防护“零感染”,圆满完成340万管核酸检测的任务。为海南四川抗击新冠疫情最后胜利贡献河南力量,得到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挥部,国家卫健委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